南方红壤丘陵区坡面小型生态蓄排工程设计与应用——以安吉县和村等5条小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0 11:37
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求全社会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加入生态的相关理念势在必行。在设计水土保持措施时,不仅要关注其水土流失防治作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改善措施的生态性、实用性及推广性。以安吉县和村等5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为例,提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坡面小型生态蓄排工程结构,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项目背景
3 坡面蓄排工程设计
3.1 排水沟设计
3.2 沉砂池设计
3.2.1 砖砌沉沙池
3.2.2 生态沉沙池
4 不同类型坡面蓄排工程的探讨
4.1 排水沟
4.1.1 硬质排水沟
4.1.2 生态排水沟
4.2 沉沙池
4.2.1 硬质沉沙池
4.2.2 生态沉沙池
5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的评估研究[J]. 辛军强,陈蕾. 绿色科技. 2017(02)
[2]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J]. 梁音,杨轩,潘贤章,张斌,史德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08(12)
本文编号:366392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项目背景
3 坡面蓄排工程设计
3.1 排水沟设计
3.2 沉砂池设计
3.2.1 砖砌沉沙池
3.2.2 生态沉沙池
4 不同类型坡面蓄排工程的探讨
4.1 排水沟
4.1.1 硬质排水沟
4.1.2 生态排水沟
4.2 沉沙池
4.2.1 硬质沉沙池
4.2.2 生态沉沙池
5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的评估研究[J]. 辛军强,陈蕾. 绿色科技. 2017(02)
[2]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J]. 梁音,杨轩,潘贤章,张斌,史德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08(12)
本文编号:366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6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