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性潮土中磷形态转化以及交换性钙对磷固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20 14:04
磷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磷大多来源于土壤。磷肥施用、有机质、微生物、碳酸钙以及交换性钙等均会影响磷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赋存形态、转化过程和生物有效性。近年来关于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及其转化途径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然而磷在潮土中的转化过程以及不同形态钙对磷固定的影响尚未清楚。因此,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的石灰性潮土为研究对象,结合长期定位和室内模拟试验,运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和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近边精细结构光谱技术初步探讨磷在潮土中的赋存形态和转化过程以及交换性钙对磷素固定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磷在石灰性潮土中主要以Ca-P形态赋存,其占比可达无机磷总量的72.4%,闭蓄态磷百分含量次之,Fe-P和Al-P含量所占比例最低。在Ca-P组成中,Ca10-P是最主要的Ca-P形态,达到了Ca-P总量的78.7%,Ca8-P次之,占Ca-P总量的21.0%,Ca2-P所占比重最小,仅占Ca-P的0.3%。说明磷肥在施入石灰性土壤后主要被土壤中的钙固定,Ca10...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灰性潮土中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所占百分比Figure2-1Percentageofdifferentformsofinorganicphosphorusinthecalcareousfluvo-aquicsoil
石灰性潮土中各形态Ca-P含量所占Ca-P总量百分比Figure2-2PercentageofCa2-P,Ca8-PandCa10-PintotalCa-Pinthecalcareousfluvo-aquicsoil
磷肥施用对石灰性潮土中各种形态无机磷百分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钙预处理对磁性锆铁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磷酸盐的影响[J]. 赵钰颖,林建伟,张宏华,张志斌,詹艳慧,姜博汇,何思琪,俞阳,吴小龙,王艳,陈璐,李十盛. 环境科学. 2019(02)
[2]中国主要土壤有效磷演变及其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J]. 展晓莹,任意,张淑香,康日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3]有机无机肥配合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和迁移特性的影响[J]. 李想,刘艳霞,刘益仁,徐阳春. 核农学报. 2013(02)
[4]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与淋失突变点影响的研究[J]. 戚瑞生,党廷辉,杨绍琼,马瑞萍. 土壤通报. 2012(05)
[5]应用先进光谱技术研究无机离子的环境界面化学[J]. 李伟,罗磊,张淑贞. 化学进展. 2011(12)
[6]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素持续供应能力的影响[J]. 王艳玲,何园球,李成亮,李平. 土壤学报. 2010(03)
[7]利用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污泥中磷在土壤中的形态转换[J]. 彭喜玲,方海兰,占新华,郝冠军,吕子文,马光军,顾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0)
[8]施磷和培养时间对两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J]. 梁美英,李兵霞,卜玉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9]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许自成,王林,肖汉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10]我国磷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J]. 胡慧蓉,郭安,王海龙. 磷肥与复肥. 2007(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田磷素平衡的时空变化与高效利用途径[D]. 马进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 沈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D]. 宋付朋.山东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钙、铁和有机质对潮土中磷环境行为的控制机制[D]. 马玉玲.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2]长期定位施肥及水田连作对农田土壤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D]. 谷丽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7
[3]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培肥及烤烟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 常轶梅.河南农业大学 2014
[4]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钙素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D]. 祝艳青.沈阳农业大学 2011
[5]黄土旱塬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素分级、空间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慕韩锋.西北大学 2008
[6]河北省菜地土壤磷素状况及有效性研究[D]. 高志岭.河北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64133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灰性潮土中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所占百分比Figure2-1Percentageofdifferentformsofinorganicphosphorusinthecalcareousfluvo-aquicsoil
石灰性潮土中各形态Ca-P含量所占Ca-P总量百分比Figure2-2PercentageofCa2-P,Ca8-PandCa10-PintotalCa-Pinthecalcareousfluvo-aquicsoil
磷肥施用对石灰性潮土中各种形态无机磷百分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钙预处理对磁性锆铁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磷酸盐的影响[J]. 赵钰颖,林建伟,张宏华,张志斌,詹艳慧,姜博汇,何思琪,俞阳,吴小龙,王艳,陈璐,李十盛. 环境科学. 2019(02)
[2]中国主要土壤有效磷演变及其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J]. 展晓莹,任意,张淑香,康日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3]有机无机肥配合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和迁移特性的影响[J]. 李想,刘艳霞,刘益仁,徐阳春. 核农学报. 2013(02)
[4]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与淋失突变点影响的研究[J]. 戚瑞生,党廷辉,杨绍琼,马瑞萍. 土壤通报. 2012(05)
[5]应用先进光谱技术研究无机离子的环境界面化学[J]. 李伟,罗磊,张淑贞. 化学进展. 2011(12)
[6]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素持续供应能力的影响[J]. 王艳玲,何园球,李成亮,李平. 土壤学报. 2010(03)
[7]利用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污泥中磷在土壤中的形态转换[J]. 彭喜玲,方海兰,占新华,郝冠军,吕子文,马光军,顾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0)
[8]施磷和培养时间对两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J]. 梁美英,李兵霞,卜玉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9]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许自成,王林,肖汉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10]我国磷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J]. 胡慧蓉,郭安,王海龙. 磷肥与复肥. 2007(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田磷素平衡的时空变化与高效利用途径[D]. 马进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 沈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D]. 宋付朋.山东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钙、铁和有机质对潮土中磷环境行为的控制机制[D]. 马玉玲.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2]长期定位施肥及水田连作对农田土壤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D]. 谷丽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7
[3]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培肥及烤烟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 常轶梅.河南农业大学 2014
[4]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钙素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D]. 祝艳青.沈阳农业大学 2011
[5]黄土旱塬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素分级、空间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慕韩锋.西北大学 2008
[6]河北省菜地土壤磷素状况及有效性研究[D]. 高志岭.河北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64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6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