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番茄灰霉病生物有机肥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19:09
番茄灰霉病是常见的对番茄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化学防治番茄灰霉病易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及生态失衡等负作用。生物防治具有高效、零污染、不产生抗药性和预防和治理结合等优势,其中生物有机肥既可以增产,改善产品品质,又可以调节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组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作物病害的危害。筛选有效的番茄灰霉病拮抗菌,进而制备拮抗菌剂和生物有机肥均是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试验通过对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筛选并鉴定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研究拮抗菌菌剂的保存方式,还将拮抗菌与腐熟后的有机肥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来研究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1.土壤中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为了获得对番茄灰霉病有抑制效果的拮抗菌并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以土壤为分离源,采用稀释涂平板及平板划线方法分离,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对所筛的菌株进行菌株形态鉴定和ITS区序列解析鉴定。结果表明,从土样中共分离出47株真菌,初筛得到27株真菌对番茄灰霉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复筛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抑制率高...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药品、器具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菌株分离源
2.1.4 试验原料和菌株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6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2.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2.2.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2.2.4 番茄盆栽试验
2.2.5 菌种的保藏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3.1.1 菌株的分离
3.1.2 拮抗菌的初筛
3.1.3 拮抗菌的复筛
3.1.4 拮抗菌的形态学鉴定
3.1.5 拮抗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3.2.1 固体培养基的优化
3.2.2 培养条件的优化
3.2.3 优化发酵条件下拮抗菌生长及产孢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3.2.4 拮抗菌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3.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3.3.1 正交试验结果
3.3.2 放大试验结果
3.4 番茄盆栽试验
3.4.1 不同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番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3.4.4 有机肥对拮抗菌草酸青霉Z47在根际定殖的影响 26
3.4.5 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与病情指数及作物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4.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4.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4.4 番茄盆栽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本文编号:3771539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药品、器具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菌株分离源
2.1.4 试验原料和菌株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6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2.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2.2.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2.2.4 番茄盆栽试验
2.2.5 菌种的保藏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3.1.1 菌株的分离
3.1.2 拮抗菌的初筛
3.1.3 拮抗菌的复筛
3.1.4 拮抗菌的形态学鉴定
3.1.5 拮抗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3.2.1 固体培养基的优化
3.2.2 培养条件的优化
3.2.3 优化发酵条件下拮抗菌生长及产孢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3.2.4 拮抗菌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3.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3.3.1 正交试验结果
3.3.2 放大试验结果
3.4 番茄盆栽试验
3.4.1 不同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番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3.4.4 有机肥对拮抗菌草酸青霉Z47在根际定殖的影响 26
3.4.5 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与病情指数及作物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4.2 拮抗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菌剂保存方式的研究
4.3 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4.4 番茄盆栽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本文编号:3771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7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