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 ——兼论博爱方言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2-10 05:54
  本文以笔者的母语---河南博爱方言中的代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写,并对其中的某些特殊现象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人称代词方面,全面描写博爱方言的人称代词的特点及用法,并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介绍了“俺、恁”的历史来源,以及复数后缀“个”的语法化过程。指示代词方面,对不同的指示代词作了分类描写,系统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用法,并专门分析了特殊指示代词的形成。疑问代词方面,博爱方言中疑问代词特殊的不多。本文分类描写了博爱方言的疑问代词这个子系统的特点及用法,最后介绍了“多咱”、“多咱晚儿”的历史来源。博爱方言处于晋语与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文章最后试图理清晋语、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以及博爱方言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处于两种方言边缘地带的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形成。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博爱县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博爱方言概述
    三、本课题研究概况
第一章 人称代词
    一、人称代词的分类
    二、人称代词研究
第二章 指示代词
    一、指示代词的分类
    二、特殊指示代词研究
第三章 疑问代词
    一、疑问代词的分类
    二、特殊疑问代词研究
第四章 博爱方言代词的历时研究
    一、人称代词的历时研究
    二、特殊指示代词的历时研究
    三、特殊疑问代词的历时研究
第五章 博爱方言与他区晋语和中原官话的关系
    一、晋语、中原官话对博爱方言的影响
    二、博爱方言与他区晋语、中原官话语音比较
    三、博爱方言与他区晋语、中原官话词汇比较
    四、博爱方言与他区晋语、中原官话语法比较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段亚广.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2]晋方言向外的几次扩散[J]. 乔全生.  语文研究. 2008(01)
[3]从中古佛典看“自己”的形成[J]. 朱冠明.  中国语文. 2007(05)
[4]疑问代词“什么”各用法之间的关系新探[J]. 周蓉.  语文学刊. 2007(14)
[5]个:从量词到助词[J]. 王立群.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6]《醒世姻缘传》中您、家、们考究[J]. 贾娇燕.  求索. 2007(04)
[7]“们”的性质[J]. 童效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11)
[8]人称代词的虚化及其语法化解释[J]. 曾卫军.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02)
[9]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J]. 罗雪萍.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J]. 张俊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 王利.山东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多视角研究[D]. 玛琳娜·吉布拉泽.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 张尹琼.复旦大学 2005
[4]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 蒋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河南辉县方言语音研究[D]. 师蕾.西南大学 2009
[2]《新编五代史平话》人称代词研究[D]. 沈晓敏.浙江大学 2007
[3]翼城方言研究[D]. 吕美红.苏州大学 2006
[4]文水方言语法研究[D]. 梁建青.西南大学 2006
[5]现代汉语旁称代词研究[D]. 翟颖华.武汉大学 2005
[6]现代汉语中“这/那”的研究[D]. 张久.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18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618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