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6-06-03 06:45

  本文关键词:CIP-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07年

CIP-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研制

赵洪涛  

【摘要】: 智能人工腿融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于一体,是机器人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康复工程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智能人工腿较传统假肢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加准确地模仿健康腿的功能,步态更加自然,同时也更能节省截肢者的体能。而且由于智能假肢对健康腿的模仿完全是自主完成的,不需要人的干预,因而截肢者的注意力可以完全从对假肢的关注中解脱出来,使步行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改善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和促进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CIP-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首先对CIP-I Leg运行原理进行说明,然后对步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加以介绍,选择了步进电动机作为执行器,并以闭环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由于系统中存在着反向间隙、死区、摩擦、饱和等非线性因素,为了克服系统的非线性问题,采用了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控制,文中对受控对象进行建模并在计算机中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算法的引入有效地克服了系统的抖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随后论文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对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机驱动、电机转速测量、针杆位置检测、步速测量、通信接口、电源等几个模块。考虑到硬件安装空间以及电池容量的限制,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始终贯穿了精简电路结构和降低系统功耗的思想。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文中详细给出了各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考虑到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使用了C语言对系统的软件进行开发。 基于本文所设计的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等特点,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P242;TP27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4
  • 1.1.1 国外人工腿的发展概况9-13
  • 1.1.2 国内人工腿的研究状况13-14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4-15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15-16
  • 1.3.1 课题来源15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安排15-16
  • 第二章 CIP-I Leg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6-22
  • 2.1 引言16
  • 2.2 CIP-I Leg 介绍16-19
  • 2.2.1 新型二级伸缩气缸17-19
  • 2.2.2 CIP-I Leg 的步速调整原理19
  • 2.3 针阀开度值的设置方法19-21
  • 2.4 小结21-22
  • 第三章 CIP-I Leg 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与总体结构设计22-33
  • 3.1 引言22
  • 3.2 步速测量方案的分析与选择22-25
  • 3.2.1 基于健康腿的步态分析22-23
  • 3.2.2 CIP-I Leg 步速测量方案23-25
  • 3.3 位置伺服系统的方案选择25-31
  • 3.3.1 执行电机的选择25-27
  • 3.3.2 步进电动机驱动方案的制定27-31
  • 3.3.3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31
  • 3.4 CIP-I Leg 步速控制系统组成31-32
  • 3.5 小结32-33
  • 第四章 模糊滑模控制在 CIP-I Leg 控制中的应用33-48
  • 4.1 引言33
  • 4.2 模糊滑模控制原理33-39
  • 4.2.1 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描述33-34
  • 4.2.2 一般滑模控制器设计34-37
  • 4.2.3 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37-39
  • 4.3 模糊滑模控制在步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9-47
  • 4.3.1 步进电动机的数学模型39-43
  • 4.3.2 CIP-I Leg 步速控制系统仿真分析43-47
  • 4.4 小结47-48
  • 第五章 CIP-I Leg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48-68
  • 5.1 引言48-49
  • 5.2 MSP430 单片机简介49-53
  • 5.2.1 MSP430 单片机的特点49
  • 5.2.2 MSP430F149 单片机的组成及内部结构49-53
  • 5.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53-66
  • 5.3.1 电源电路设计53-56
  • 5.3.2 手动复位电路设计56-57
  • 5.3.3 时钟电路设计57
  • 5.3.4 步速测量电路设计57-59
  • 5.3.5 步进电动机功率驱动电路设计59-61
  • 5.3.6 步进电动机转速测量电路设计61-63
  • 5.3.7 位置信号检测电路设计63
  • 5.3.8 报警电路设计63-64
  • 5.3.9 红外线收发电路设计64-65
  • 5.3.10 RS232 接口电路设计65-66
  • 5.4 小结66-68
  • 第六章 CIP-I Leg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分析68-82
  • 6.1 引言68
  • 6.2 主程序设计与分析68-72
  • 6.2.1 基础时钟配置69
  • 6.2.2 外围模块的初始化69-72
  • 6.2.3 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72
  • 6.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与分析72-81
  • 6.3.1 WDT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分析72-75
  • 6.3.2 Timer_A 的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分析75-76
  • 6.3.3 P2 口的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分析76-77
  • 6.3.4 串行通信模块 USART0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及分析77-81
  • 6.4 小结81-82
  • 第七章 系统软硬件调试82-88
  • 7.1 引言82
  • 7.2 硬件调试82-84
  • 7.3 软件调试84-86
  • 7.4 开发工具和实验装置86-87
  • 7.5 小结87-88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88-91
  • 8.1 全文总结88-89
  • 8.2 研究展望89-91
  • 参考文献91-97
  • 致谢97-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太顺;基于混合驱动智能仿生腿的设计与控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张少伟;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药房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少远,席裕庚;模糊滑动模态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质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王宗培,史敬灼;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仿真模型分析[J];微特电机;1998年06期

    3 陈兴文,刘燕;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调试技巧[J];现代电子技术;2000年07期

    4 李少远,陈增强,袁著祉;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滑动模态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8期

    5 傅春,谢剑英;模糊滑模控制研究综述[J];信息与控制;2001年05期

    6 林浒,蔡光起,于东,武博;面向轴控制器非线性特性的模糊滑动控制器设计[J];信息与控制;2004年02期

    7 周凯,陆启建;数控机床的经济化高精度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1期

    8 刘志泉;我国肢体残疾人概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9 张瑞红,金德闻,张济川;六连杆假肢膝关节优化设计[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跃林;卡诺图的机制及其推广[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2 张义民,王彦辉,赵志敏;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陈柳红;刘萍;;残疾人现状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13期

    4 李正发,张晓今;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的消除[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5 李正发;电平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临界竞争的消除[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方宁,雷建军;关于异步N进制计数器的分析方法[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李正发,陈丽星;关于主从JK触发器二次变化的讨论[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李正发;徐辉;;对TTL与非门输入负载电阻特性的讨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正发;;对时序逻辑电路自启动设计的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赵英涛;便携式荷重检测系统设计[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洪流;钱省三;关慎远;;机电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董磊;刘贤兴;孙宇新;;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的微分几何变结构解耦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杨林;樊立萍;;基于模糊的电气伺服系统等效滑模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娴;程月华;姜斌;;基于滑模观测器和变结构控制的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亚慧;程培新;赵亚丹;张桐;;针对时滞系统的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岳明;万磊;王波;;新型切换函数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孙衢;王永玉;;基于云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智能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靳添絮;刘立;陈树新;卢月品;;伺服系统位置控制中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陈堂贤;陈安庆;卢永杰;付贤东;;HVDC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滑模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10 高洁;孙鹤旭;董砚;何林;;开关磁阻电机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转矩脉动优化的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绳索牵引机器人及虚拟重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前;开关电源的协同控制理论及脉宽调制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褚端峰;客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志锋;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关丽荣;基于反推技术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素花;节能型自治式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控制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崔明勇;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云峰;硫化镍矿选矿过程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蛟龙;平面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睿;农电自动抄表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杰;基于无线传输的主井绞车温度监测系统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殷慧;机器人假肢功能设计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许继影;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及鲁H_∞控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何凤平;迟滞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邵光;基于GPRS和ZigBee自动抄表的无磁热量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萌;主动式动力消振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陈万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仁政;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红,金德闻,张济川,王人成,马琳;不同路况下正常步态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2 胡建波;PC机与单片机远程通信的简单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03期

    3 田国会,刘长有,林家恒,常发亮,贾磊,路飞,李晓磊,商允伟,李国锋;自动化立体仓库若干优化调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范辉;;RS 485总线与CAN总线应用比较[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梅莉;叶晓燕;;基于MSP430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器设计[J];中国测试;2010年03期

    6 宋锦;;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方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潘洪斌;通过微机网络系统改进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初探[J];西北药学杂志;1999年03期

    8 左剑;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自动定位系统[J];新疆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9 龚光红,王行仁,彭晓源,戴树岭;先进分布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2期

    10 宋红芳,张绪树,史俊芬,陈维毅;人体上肢的ADAMS建模及仿真[J];医用生物力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吉文;徐铮;;药房自动化对医院药品管理的影响[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斌锐;异构双腿行走机器人研究与开发[D];东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红,金德闻,张济川;多杆机构瞬停节分析及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瑞红,王人成,金德闻,张济川;人体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3 张瑞红,金德闻,张济川,王人成,马琳;不同路况下正常步态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4 金德闻,王人成,白彩勤,黄昌华,张济川;电流变液智能下肢假肢摆动相控制原理与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张培玉,金德闻,黄昌华,张济川;膝上假肢稳定性与运动学功能的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8期

    6 金孟浩;;SDC六连杆假肢膝关节机构的优化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7 邓琛,张琴舜,,翁羿浩;现代控制理论在假肢技术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8期

    8 肖宏峰,谭冠政,陈勇旗;人工腿中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仿真与设计[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1年03期

    9 张晓玉;现代假肢中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0期

    10 金德闻,王人成;人工智能假肢[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0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CIP-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5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