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粉掺量对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孔形貌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铝粉掺量对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孔形貌的影响 出处:《硅酸盐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泥 乳化沥青 铝粉掺量 气孔 孔壁 水化产物
【摘要】:利用数码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不同铝粉掺量的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CAB)的孔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铝粉掺量的增加,CAB中的气孔逐渐增多,孔径级别逐渐多样化,主要原因为掺加的铝粉越多,其与H2O和Ca(OH)2发生的反应越激烈,产生的氢气越多,且平均气孔面积和平均气孔体积率均随铝粉掺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CAB中的大孔孔壁随铝粉掺量的增加愈发光滑,大孔与不同孔径的众多小孔连通,形成蜂窝结构,但孔壁内侧附着的水泥水化产物形貌相差较大。
[Abstract]:The pore morphology of cement emulsified asphalt cementitious material (CAB)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aluminum powder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digital optical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spectr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e morphology of the cement emulsion asphalt cementitious materia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aluminum powder. The porosity and pore size of CAB increase graduall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more aluminum powder is added, the more intense the reaction with H2O and Ca(OH)2 is, and the more hydrogen is produced. The average pore area and the average porosit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luminum powder content. The large pore wall in cab becomes more smooth with the increase of aluminum powder content, and the large pore is connected with many small pore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Honeycomb structure is formed, but the morphology of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re is quite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基金】:国家“973”计划(2013CB036200)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98,50978257)资助项目
【分类号】:TU571
【正文快照】: 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CAB)是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的充填层材料——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M)的基体材料,CAM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主要起承力、传力、减振和几何调整等作用,其力学性能对板式无砟轨道的耐久性、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顺性有重要影响[1--4]。微观结构是影响材料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乳化沥青珍珠岩保温及冷施工防水粘结剂的研究[J];施工技术;1979年04期
2 ;聚氯乙烯胶泥和抹压石灰乳化沥青在屋面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建筑;1974年06期
3 ;郑州筑邦建材有限公司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产品研发[J];河南建材;2009年04期
4 咸淼;沈玉强;李力;;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05期
5 ;壳牌沥青业务将全面拓展中国市场[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11期
6 严琳;张洪武;彭方毅;王树健;;乳化沥青高流态砂浆材料工作性能的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7期
7 林江涛;聂欣;;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的细观结构数值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8 赵守佳;郭蕾;;聚合物乳液CB403A在乳化沥青防水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09年02期
9 刘湖生;张旺达;;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的细观结构数值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10 洪锦祥;刘加平;万峗;徐静;朱晓斌;王文峰;;橡胶微粒对CA砂浆性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国祥;林元奎;符玉;孔宪明;;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与粘度[A];中国防水堵漏保温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星;余剑英;胡亮;;乳化沥青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美祝;林俊涛;吴少鹏;张涛;;再生骨料吸水率的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4 陈美祝;林俊涛;吴少鹏;张涛;;再生骨料吸水率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李成林;王建平;;加气混凝土砌块雨季施工技术探讨[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军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专用施工设备——华式沥青泵[A];全国第十三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工程师 张明远 秦皇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高级工程师 杨德荣;浅谈秦皇岛海景酒店地下室沉降加固后的防水处理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宝众 李婷;龙孚材料的“绿色使命”[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邢勇;多掺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明星;渠道防水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詹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试验研究及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岩;WSP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伟;多掺改性材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徐仁崇;相变储能混凝土的试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许祥俊;聚合物水泥基固沙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26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2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