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土的强度机理
本文选题:红粘土 切入点:抗剪强度 出处:《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红粘土的水敏性、密实程度与胶结作用这三方面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红粘土的抗剪强度与粘聚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内摩擦角在干密度较大情况下随含水率变化较为明显。为了探究胶结作用对红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用丙三醇溶液替代水溶液配制土样进行试验,发现胶结物质减少的红粘土试样,其抗剪强度也有了明显的降低,进一步从胶结作用对红粘土的影响方面分析了红粘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Abstract]:The effects of water sensitivity, compactness and cementation 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red clay were tes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and cohesion of red cla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y densi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ementation 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red clay, the soil sample was prepared with glycerol solution instead of aqueous solu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red clay sample with the decrease of cementing material has also been obviously reduced. The change law of the strength of the red clay is further analyzed from the effect of the cementation on the red clay.
【作者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72078;5130905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GA060001)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12-A-01-032)
【分类号】:TU411.7;T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儒敏;;红粘土的矿物成分[J];工程勘察;1981年06期
2 何兴义;二汽地区的“红粘土”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03期
3 廖义玲;秦刚;;对贵阳地区红粘土成分结构的研究及红粘土特殊性本质的分析[J];贵州科学;1989年02期
4 徐榴胜;红粘土在贵州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贵州地质;1991年02期
5 刘恒;;贵州六盘水红粘土的工程特性[J];地球与环境;2006年02期
6 屈儒敏 ,梅世龙;红土与红粘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03期
7 徐榴胜;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贵州地质;1993年03期
8 廖光平;龙岩市城区次生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治理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年06期
9 韩贵琳;贵阳地区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1992年03期
10 张军洲;顾珑;;红粘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薄遵昭;李生林;秦素娟;魏学成;吴兰渊;;广西柳州龙船山地区红粘土的成因及工程地质特征[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2 王毓华;;中国红粘土特征及建筑地基工程处理方法[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张静;陈剑平;王清;;昆明红粘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寿增;黎智;李小明;刘毅;;柳州市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5 柯尊敬;邝泽民;;红粘土抗剪强度的特性及其规律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毛天鹏;;遵义红粘土的裂隙性及其对力学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7 黄俊;陈国垣;聂复生;;高等级公路红粘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8 杨建华;彭勇;;改良高液限红粘土回填材料性质的方法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龚南生;黄俊;;高等级公路红粘土路基处理试验研究[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孝朗;;贵州红粘土压缩与膨胀试验中透水石湿度对压缩、膨胀指标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卫军;香球让猪耍 补铁好办法[N];湖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珍玉;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谈云志;压实红粘土的工程特征与湿热耦合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徐永;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敦猛;武广客运专线原状红粘土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焕新;广西红粘土填筑性能及土质学特征[D];广西大学;2012年
3 杨隆宇;改性红粘土的微观力学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4 夏小兵;海口灵山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何毅东;关于红粘土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佩佩;强夯动力荷载作用下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宏祥;红粘土路堑边坡防护的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郝宇亮;潮湿地区红粘土路用性能与填筑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毕庆涛;红粘土固结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4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0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