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试验数据的带暗柱受弯破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极限位移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切入点:受弯破坏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立了1个包含151个带暗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数据库,筛选出89个受弯破坏试件数据,综合已有研究的5种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和4种塑性铰长度模型,考虑剪切位移在受弯破坏剪力墙总位移中所占的比例,提出带暗柱剪力墙极限位移的具体计算方法,将这5种应力-应变模型和4种塑性铰模型两两组合,得到20种组合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所收集的受弯破坏剪力墙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最适合计算受弯破坏剪力墙极限位移的模型。结果表明,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以Saatcioglu模型最为准确,塑性铰长度模型以Paulay模型最为准确,两者组合得到的极限位移计算值在20种组合计算模型中最为准确,最适用于计算受弯破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极限位移。基于试验数据,在Saatcioglu模型和Paulay模型的基础上,对计算模型进行调整修正,与试验对比后发现,修正模型比Saatcioglu模型和Paulay模型组合更符合试验数据,平均值基本不变,但变异系数减小,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受弯破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极限位移。
[Abstract]:An experimental database containing 151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 with hidden columns was established, 89 data of flexural failure specimens were screened, and 5 kinds of concrete stress-strain models and 4 plastic hinge length models were synthesized. Considering the proportion of shear displacement in the total displacement of shear wall subjected to flexural failure, a concre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shear wall with dark column is proposed. The five stress-strain models and four plastic hinge model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20 kinds of combined calculation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flexural failure shear wall, and the model which is most suit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flexural failure shear wall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atcioglu model is the most accurate model for concrete stress-strain and the Paulay model is the most accurate for the plastic hinge length model. It is most suit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subjected to flexural failur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based on the Saatcioglu model and Paulay model, the calculation model is adjusted and modif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est,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model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the combination of Saatcioglu model and Paulay model. The average value is basically unchanged, but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reduced, so the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flexural failure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can be calculated more accuratel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93,50808074)
【分类号】:TU3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治国;吕西林;姬守中;;不同边缘构件约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6年01期
2 过镇海,张秀琴,张达成,王如琦;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2年01期
3 李宏男,李兵;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恢复力模型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5期
4 梁兴文;邓明科;张兴虎;田士峰;;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性能设计理论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5期
5 季静;肖启艳;黄超;韩小雷;李首方;;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受弯破坏变形限值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6 方小丹;李照林;韦宏;江毅;;高配筋率边缘约束构件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2期
7 钱稼茹,程丽荣,周栋梁;普通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中心受压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8 钱稼茹;徐福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曰果;张隆飞;阎石;;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松;吕西林;章红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极限位移的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忠;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石开展;;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杨彦克;陈辉;宋登富;潘绍伟;叶跃忠;李固华;;桥梁裂缝注浆修补材料及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刘晓红;;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于秋波;刘立新;谢丽丽;胡丹丹;冯辉;;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管品武;郭海峰;雷士发;;HRB500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破坏形态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刘晓红;李鸿芳;雷光宇;;M-N相关曲线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截面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9 薛刚;张晓斌;李奉阁;;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艳;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超;金凌志;谢旦;;预应力RPC简支梁受弯性能浅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言志信;叶振辉;刘培林;;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宋美瑶;吴宇环;许宁;程小珂;蒋秀根;;基于拉压组合受力的混凝土劈裂受力数值试验[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陆新征;马玉虎;周萌;陈浩宇;叶列平;;箍筋约束对典型RC框架教学楼抗地震倒塌能力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6 王振宇;丁建彤;;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以及脆性[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彤;谢剑;戴自强;张景明;郑宏;刘明国;;碳纤维织物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8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来;马云良;尹燕霞;;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须亚平;查万理;彭煜;曾义;朱爱军;王磊;王辉刚;;置于岩石地基的独立基础力学特性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骥;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小勇;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偏压及抗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肖志龙;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爱霞;FRP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圣言;掺纳米SiO_2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胡钟;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雷鸣;锈胀损伤RC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鑫;无筋及水平灰缝配筋砌体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雷瑞丽;极端洪水和低温条件下的土石坝安全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李宏男;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2 章红梅;吕西林;鲁亮;曹文清;;边缘约束构件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1期
3 黄超;季静;韩小雷;郑宜;何伟球;戴金华;;基于性能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5期
4 李刚,程耿东;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目标性能水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李宏男,王强,李兵;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多维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5)至(8)索引[J];工程抗震;2004年01期
7 郑建岚,郑作樵;钢纤维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变形与延性计算[J];工程力学;1999年01期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动态[J];工程质量;1999年01期
9 左晓宝,戴自强,李砚波;改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1年06期
10 贾金青,赵国藩;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比限值[J];工业建筑;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明科;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海祥;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稼茹;徐福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王新杰;曹万林;张建伟;宋义平;范燕飞;王志惠;;改善钢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1期
3 米旭峰;;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与构造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1987年总目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5 王敏;曹万林;张建伟;王绍合;曾彬;;不同轴压比下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6 季静;肖启艳;黄超;韩小雷;李首方;;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受弯破坏变形限值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7 袁月山;赵芳;;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8 何宏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体会[J];才智;2008年19期
9 陈亮;;虹桥国际机场地基处理沉降观测分析报告[J];科技风;2009年17期
10 唐筱蛑;裴世建;;非开挖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探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水;吴琛;安平;孙丽颖;;天津市城市色彩研究(之二)——城市色彩总体印象[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宏超;;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面垂直变形数据分析[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鑫;魏庆們;李一力;王远;;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计量能耗数据分析案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4 赵春水;沈佶;赵大鹏;崔磊;;天津市城市色彩研究(之一)——城市色彩规划方法[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春宇;陈永敢;;建筑色彩定量方法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周献祥;;多层砖墙—混凝土墙楼房的抗震性能及设计要点[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7 王玮;朱炳寅;任庆英;张猛;胡北;;德州市新城综合楼混合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纪涛;;实验室间对比数据分析[A];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玮;郑红卫;周岩;胡北;席志刚;;百度大厦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泠;陈友明;汤广发;任承钦;张桂芳;;墙体换热过程实验模拟与数据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良贵;管理实现电脑网络化[N];焦作日报;2008年
2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连文奇;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和电气节能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葛萌;砌块结构体的优越性[N];中国建设报;2004年
4 郝蕾;陕西:八成受检房屋污染超标[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钱炜;量身定做奥运场馆动态消防预案[N];科技日报;2007年
6 杨斌鹄;未央创卫实现网络化管理[N];西安日报;2007年
7 钱炜;量身定做奥运场所数字化消防灭火动态预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任吉魁邋李晨洋;国内建筑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薛慧卿;上海全装修房装修满意度:71.94分[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梁雅丽;岩滩电站自来水厂因铅污染停止供水[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晓刚;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王浩;地下工程监测中的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国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抗震结构体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朱鹏;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抗震性能及结构影响系数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3 郑远;带暗支撑剪力墙及核心筒体非线性分析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盛光远;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王书晓;办公室光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阚德新;混杂FRP约束混凝土圆柱体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雪英;锦州市住宅套型设计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8 申俊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静态作用效应监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陶松平;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曹国强;分级加载条件下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10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1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