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利用旋臂旋转运动的起重机消摆控制
本文选题:旋转起重机 切入点:运动控制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4年04期
【摘要】:针对在起重机系统中由旋臂旋转运动产生的二维荷载摆角问题提出一种只基于旋臂旋转运动的控制方式来同时实现旋臂的位置控制和荷载的消摆控制。首先,采用干扰观测器导出起重机的部分线性模型。该模型对于关节摩擦,荷载质量等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其次,基于该模型设计一个非线性控制器,并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使用此法可以实现一种无需控制旋臂起伏运动的执行机构的起重机,从而大大地简化其结构和降低其制造成本。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wo dimensional load swing angle caused by rotating arm motion in crane system, a new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rotation motion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position control of the rotating arm and the control of the load cancel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al linear model of crane is derived by disturbance observer. The model is robust to the variation of parameters such as joint friction and load mass. Secondly, a nonlinear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odel. And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is appli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realize a crane which does not need to control the rolling movement of the spiral arm, thus greatly simplifying its structure and reducing its manufacturing cost.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机械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92)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BE2011188)
【分类号】:TH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滢;曹金城;王玲;;旋转起重机建模及负载摆动的最优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秦义校;李艳青;李占龙;沈毅;曹占世;;基于MRFD的核电起重机主梁振动控制研究[J];工程机械;2013年11期
2 陈进武;曹轶杰;邹爱成;;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3 刘熔洁;李世华;;桥式吊车系统的伪谱最优控制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08期
4 沈滢;关日;王玲;;基于坐标变换的旋转起重机直线搬送最优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陈志梅;孟文俊;张井岗;;基于输入整形的桥式起重机组合滑模控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孙宁;方勇纯;;一类欠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综述[J];智能系统学报;2011年03期
7 欧阳慧珉;佐野滋则;内山直树;张广明;王德明;梅磊;;基于LMI的旋转起重机鲁棒控制器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4年01期
8 马海峰;丁国富;黄文培;徐宝华;;起重机定位和防摆的变论域模糊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鹏程;方勇纯;马博军;;桥式吊车自适应滑模模糊竖直起降控制器设计[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2 杨唐文;秦勇;韩建达;;Robust control of gantry crane system with hoisting:A new solution based on wave motion[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凤;几类欠驱动机器人系统的滑模控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赵俊杰;起重机提升系统和主梁扭振动力学研究及其多目标优化[D];中南大学;2013年
3 许元革;深水铺管起重船作业实时动力学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明辉;起重机智能防摆控制方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艳青;核电起重机多体动力学与振动控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3 吴健;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克令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岩;自行式起重机吊重水平定位监测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曹胜强;平面Acrobot的运动特性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黄德娟;塔机空间运行状态稳定控制算法及监控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曲秀全,陆念力;塔式起重机吊臂和平衡臂的振动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广;许孔扬;;802CBL在数控3轴卷簧机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2008年01期
2 王晓爽;叶献方;;高压高精双缸柱塞泵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4期
3 郭大庆,吴玉厚,张珂,张勇;陶瓷轴承电主轴系统的特性与分析[J];机械与电子;2005年07期
4 朱俊华,孔建益,杨金堂;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五杆机构的初步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罗曼,周永乾,叶献方;精密恒压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09期
6 王英,熊振华,丁汉;基于状态观测的自适应摩擦力补偿的高精度控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9期
7 郭磊;甘东明;廖启征;魏世民;;一种新型3P-6SS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09期
8 Naoki Yamaguchi;陈廷炯;;线性轴承的优势[J];软件;2010年08期
9 刘向明,吴盛林,刘庆和;LabVIEW环境下的阀控马达电液伺服机构及其测控系统[J];机床与液压;2005年08期
10 李国栋;张庆春;梁迎春;;基于能量的电磁轴承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阁;邹慧君;姚燕安;郭为忠;;电子凸轮的概念与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何凯;金振林;郭为忠;杜如虚;;新一代机械式可控金属压力机的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向明;吴盛林;刘庆和;;LabVIEW环境下的阀控马达电液伺服机构及其测控系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机械电子技术的进展[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5 韩清凯;赵雪彦;闻邦椿;;利用改进的OPCL控制实现二连杆机构的同步运动[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韩清凯;赵雪彦;闻邦椿;;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二连杆机构的同步运动[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晓明;李鹏翔;;基于虚轴法的高速液压同步控制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东木;非线性先进控制技术为聚合物生产保驾护航[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王聪;充分利用专业优势 为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做出贡献[N];民主协商报;2007年
3 木公;非线性控制技术提高聚合物生产率[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本报主任记者 傅淞岩;“大象”跳出青春舞步[N];沈阳日报;2009年
5 记者 彭飞;ITT组建商业业务部应对全球经济挑战[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滕儒民;高空作业车臂架系统快速设计及其运动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程廷海;气动系统的螺旋式超声运动控制机构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峰;马鞍型并联跟踪台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黄毅;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分岔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琳;用于指力协同配合模式研究的实验装置设计[D];重庆大学;2008年
2 渠向东;6-THS并联机构支链传动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顺平;激光导引AGV的控制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4年
4 孙文婷;柔性冷弯成型制造中的多维运动控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5 郭一竹;转动副驱动多面体移动连杆机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星宇;三自由度伺服驱动运动模拟平台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7 邢印姣;电液比例同步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李云龙;柔顺过驱动并联机构的力/位置混合控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9 闵阅;多孔板自动加样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海龙;倒立摆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4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6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