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张拉整体结构的多平衡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5 08:44

  本文选题:张拉整体结构 + 平衡态 ; 参考:《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对张拉整体结构的多平衡态现象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解析方法分别找出平面张拉整体结构、棱柱式张拉整体结构和交叉索式张拉整体结构的多个平衡态;随后研究多个平衡态之间的能量关系,并判定这些平衡态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张拉整体结构有可能存在多种内力密度分布形式,且其对应的平衡都是稳定的。棱柱式张拉整体结构拥有的内力密度分布形式的数目为欧拉函数的一半,其弹性应变能随着平衡态阶次的增加而增大。交叉索式张拉整体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力密度分布,其最后1阶平衡态的能量最小,但未必所有交叉索式张拉整体结构都存在稳定的平衡状态。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on of multi-equilibrium state of tensioning whole structure is deeply studied. Firstly, the multi-equilibrium states of plane tensioning whole structure, prism tensioning integral structure and cross cable tensioning integral structure are found by analytic method. The energy relations between several equilibrium states are studi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se equilibrium states i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may be many forms of internal force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lane tensioning stru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is stable. The number of internal force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prismatic tensioning structure is half of that of the Euler function, and the elastic strain energ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quilibrium order. The intersecting cable tensioning structure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nal force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energy of the last order equilibrium state is the smallest, but not all the cross cable tensioning whole structures have stable equilibrium stat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16,513081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61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092120018)
【分类号】:TU3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智力,何广乾,林春哲;张拉整体结构平衡状态的寻找[J];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05期

2 唐建民,,钱若军,蔡新;索穹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空间结构;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贤;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春辉,王珊,江飞;大跨拉索穹顶轻型结构的计算[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唐建民,李长慧,卓家寿;拉索穹顶结构几何大变形混合有限元静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3 陈联盟;董石麟;袁行飞;;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4 赵玉星,张玉敏;大跨度混凝土楼屋盖结构的探索方向[J];工业建筑;1999年09期

5 曾文平,王元清,张勇,石永久;索穹顶结构的预应力设计方法[J];工业建筑;2002年09期

6 尹思明,陆赐麟;索穹顶结构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下)[J];工业建筑;2003年07期

7 宋娟;王民;王心勇;;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及应用[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8 朱明亮;董石麟;;向量式有限元在索穹顶静力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9 唐建民,卓家寿;悬索结构大位移分析改进的两节点索单元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贺虎成;陈路;尹华钢;刘记军;;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威亚主钢索计算与分析[J];建筑结构;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曾文平;王元清;石永久;;特大跨度张拉整体结构体系承载性能研究综述[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席根喜;徐国彬;;CT型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静力特性[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傅向荣;龙驭球;袁明武;岑松;蒋秀根;剧锦三;;空间索单元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曾文平;王元清;张勇;石永久;;索穹顶结构的承载性能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艳春;任金来;;新型大跨空间结构——索穹顶结构[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志涛;谢成新;黄文金;Fenu Luigi;;一种新型张拉整体桥梁结构——张弦梁人行桥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罗尧治;程华强;;张力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伟东;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万红霞;索和膜结构形状确定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罗鹰;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的动力优化设计与工程结构的系统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陈联盟;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蔺军;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江锡虎;充气膜结构全过程分析和造型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江勇;大跨柔性点支式幕墙及采光顶等效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建华;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理论及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振华;索穹顶与单层网壳组合的新型空间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周家伟;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国杰;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局部构件失效时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宋荣敏;索杆张力结构的几何误差效应分析和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傅丰;新型预应力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4 吴朋;玻璃建筑柔性支承结构体系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卢群鑫;大型环状索杆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蔡宏儒;自选参数动力松驰法在张拉结构找形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马美玲;张弦梁结构找形和受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陈兴刚;鸟巢形网架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刘永清;张拉式环形内挑顶蓬结构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晓燕;索穹顶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开国;拉索穹顶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5期

2 唐建民,沈祖炎,钱若军;索穹顶结构成形试验研究[J];空间结构;1995年02期

3 杜永峰,李慧;地震下结构振动的最优控制算法模型比较与改进[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4 沈黎元;李国强;罗永峰;;预应力索结构位移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聂润兔,邵成勋,邹振祝;智能桁架机电耦合动力分析与振动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6 肖南;肖新;董石麟;;张力结构形状调整优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红芳;混沌遗传算法与结构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红;王松岩;;膜建筑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2 许贤;罗尧治;沈雁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主动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0期

3 董智力,何广乾,林春哲;张拉整体结构平衡状态的寻找[J];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05期

4 傅丰;;张拉整体单元结构特性及其构成索穹顶的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5 陈妍;雷宏刚;;关于索杆张力结构若干问题的评述[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5期

6 丁新中;膜结构——建筑艺术与技术科学的完美结合[J];山西建筑;2005年15期

7 李效梅;袁雪峰;;基于张拉整体结构思想的索桁结构艺术[J];空间结构;2006年04期

8 René Motro;吕佳;杨彬;;张拉整体——从艺术到结构工程[J];建筑结构;2011年12期

9 吴杰,张其林,罗晓群;张拉整体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的序列两级算法[J];工业建筑;2004年04期

10 宋文晶;马臣;;张拉整体结构静力性能的参数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智力;郭春雨;惠跃荣;;空间张拉整体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与富勒的结构思想[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侯丽娟;吴校沛;;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浅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席根喜;徐国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动力特性与实验研究[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姜孝谟;袁勇;高日;徐国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预应力优化[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6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几何稳定性的判别方法[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薛素铎;;几种新型空间结构体系的发展[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桥生;;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发展与施工技术[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詹伟东;董石麟;杨华兴;沈宾;;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一种施工方法及其试验验证[A];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葛家琪;张国军;王树;;弦支穹顶预应力施工过程仿真分析[A];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钟山;“钢结构”强壮“锦绣中华”[N];中华建筑报;2003年

2 刘云;现代空间结构开拓者[N];科技日报;2004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董石麟 邢栋 赵阳;现代大跨空间结构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贤;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包红泽;鸟巢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周家伟;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钱曙珊;弦支穹顶结构铸钢节点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国鼎;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梁锐;基于平衡矩阵理论的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裴希;蒙古包创新设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麻钰娟;考虑混合不确定性的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贺程;新型后张拉整体成形球面网壳的后张拉方法及成形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朱红飞;索杆体系的冗余度及其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吴鹏;基于力密度法荷载分析理论的索膜结构施工张拉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禹玉祥;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析和极限承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胡晓雷;弦支穹顶结构与网壳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裴英超;多维地震作用下大跨度开合结构动力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0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0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