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基础水平动力响应简化边界元频域解答
本文选题:群桩 + 水平阻抗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在水平振动或地震作用下,建立圆形桩与土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边界元模型,采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对群桩基础顶部的惯性响应和运动响应进行分析。桩身运动方程考虑了群桩动力相互作用以及由土体位移引起的被动桩效应,得到了频域内固定群桩基础顶部的水平动力响应的弹性解答。结果表明,简化边界元模型通过土体位移系数,考虑了沿桩身长度方向的土体相互作用,较为准确地得到了桩身运动弯矩,将其运用到群桩基础的计算中,可以用于评估动力作用下群桩基础的桩顶水平阻抗和桩土运动响应。
[Abstract]:A simplified boundary element model of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circular pile and soil is established under horizontal vibration or earthquak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ertial response and motion response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of pile group and the passive pile effect caused by soil displacement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tion equation of pile body, and the elastic solution of the horizontal dynamic response of fixed pile group found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ified boundary element model considers the interaction of soil along the length of pile body through the displacement coefficient of soil, and obtains the bending moment of pile body accurately, and applies it to the calculation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horizontal impedance of pile top and the response of pile to soil motion under the dynamic action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15301-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036304)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香莲,周光明,王建华;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中群桩的动力反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2 黄茂松;吴志明;任青;;层状地基中群桩的水平振动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蒯行成,沈蒲生;层状介质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剑平,朱f^,倪永军;桩基础的动力群桩效应[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范存新,张毅,薛松涛,陈昒;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阻抗函数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雷文军,魏德敏;分层土中单桩和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计算[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4 刘林超;杨骁;;基于严格平面应变模型的土中群桩水平振动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7期
5 刘林超;杨骁;;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及群桩竖向振动[J];工程力学;2011年01期
6 高洪波;刘林超;闫启方;;分数导数微分算子描述的粘弹性土层中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7 刘林超;闫启方;杨骁;;SH简谐波作用下桩土横向动力相互作用解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0期
8 刘林超;苏子平;;层状饱和土中单桩纵向振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9 陈智勇;彭振斌;陈伟;;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体育馆看台地震响应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彭怀云;潘威炎;郭立新;;地-电离层中水平激发极低频场的勒让德展开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林超;杨骁;;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及群桩竖向振动[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亮;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徐鹏举;可液化场地桥梁桩基地震反应分析与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腾;成层土中桩纵向振动理论及其在PIT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4 蒋东旗;远场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肖晓春;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熊辉;层状场域内上、下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03年
7 孔德森;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及其在桩基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海东;地基—桩(筏)—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与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卢华喜;成层地基—桩基—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廖俊展;软土应力各向异性及其对深基坑开挖性状的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启方;分数导数粘弹性土层中单(群)桩水平振动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苏雷;可液化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孙昱;复杂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理论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4 马文丽;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5 盛桂琳;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波;大比例桩—土—框架结构模型相互作用试验与计算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7 邵亮;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桥梁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刘伟岸;大型高桩承台基础的地震反应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9 唐宇;高桩码头整浇装配式直桩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魏春莉;桩—土—桥梁结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陆建飞,王建华,沈为平;半空间饱和土在内部简谐水平力作用下的Green函数[J];地震学报;2001年02期
2 陆建飞;频域内半空间饱和土中水平受荷桩的动力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3 陆建飞,王建华,沈为平;考虑固结和流变的群桩的积分方程解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4 蒯行成,沈蒲生;层状介质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5 胡安峰,谢康和,肖志荣;水平荷载下单桩动力反应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洪波,杨敏,茜平一;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相互作用的弹塑性数值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3期
2 吉春明;;广义群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15期
3 董天文;梁力;黄连壮;杨重光;王明恕;;螺旋群桩基础承载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4期
4 赵海涛;黄冬辉;王潘绣;;串场河防洪闸群桩基础施工期仿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1期
5 刘文海;;桥梁群桩基础的空间等效子结构模型[J];山西建筑;2011年12期
6 林心;房营光;;软土地基上群桩基础沉降的流变效应研究[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年10期
7 任青;黄茂松;钟锐;林毅峰;;部分埋入群桩的竖向振动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8 付佰勇;黄茂松;梁发云;高衡;;层状弹性半空间中群桩竖向沉降简化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9 仝佗;谢耀峰;;水平承载群桩计算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10 孙晓立;杨敏;莫海鸿;;利用等效墩法估算抗拔群桩基础的变形[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
本文编号:181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