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风化岩地基全螺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抗浮锚杆承载特征现场试验

发布时间:2018-05-26 10:58

  本文选题:中风化花岗岩 + 全螺纹GFRP抗浮锚杆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摘要】: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抗浮锚杆是一种由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与传统的钢筋锚杆相比,它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基于6根GFRP抗浮锚杆和4根钢筋抗浮锚杆现场足尺拉拔破坏性试验,研究了中风化花岗岩中GFRP抗浮锚杆的承载特征和界面黏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抗浮锚杆的破坏形式有2种:锚杆和砂浆界面剪切破坏,砂浆和围岩界面剪切破坏。直径为28 mm的GFRP抗浮锚杆和钢筋抗浮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均为225kN,直径为32 mm GFRP抗浮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为250 kN,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GFRP抗浮锚杆与砂浆(第一界面)的平均黏结强度为1.50~1.54 MPa;GFRP抗浮锚杆砂浆与围岩(第二界面)的平均黏结强度为0.32~0.37 MPa,略低于钢筋抗浮锚杆第二界面的平均黏结强度;直径为32 mm的GFRP抗浮锚杆第二界面平均黏结强度高于直径为28mm的GFRP抗浮锚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了GFRP抗浮锚杆的破坏机制,为GFRP抗浮锚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GFRP) anti-floatation anchor rod is a new material composed of resin and glass fib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inforced anchor ba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 strength, strong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ased on the full-scale pull-out destructive tests of six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s and four reinforced anti-floating anchors, th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facial bonding properties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s in weathered granite we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ailure modes of anti-floating bolt: shear failure of bolt and mortar interface and shear failure of mortar and surrounding rock interface. The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of GFRP anchor rod with diameter of 28 mm and that of steel bar is 225 KN, and that of diameter 32 mm GFRP anchor rod is 250kN, which can meet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needs. The averag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is 1.50 ~ 1.54 MPA ~ (-1) MPA ~ (-1) ~ (-1) ~ (-1) MPR / GFRP anti-floating bolt mortar and surrounding rock (second interface), which is 0.32 ~ 0.37 MPa, which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 bond strength of the second interface of a reinforced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The averag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second interface of the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with diameter of 32 m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with the diameter of 28mm. On this basis,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is further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市户外广告与亮化管理办公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78261)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133721110003)
【分类号】:TU4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秋南,王祥秋;抗浮锚杆和钢筋混凝土联合加固地下室地板[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8期

2 鞠晓,李玉霞,李辉,申金生,李林涛,马希飞;抗浮锚杆检测方法比较[J];河南科学;2003年05期

3 万昭明;马玉明;;抗浮锚杆在郑州市泰辰IT大厦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07年04期

4 陈棠茵,王贤能,余锦洲;深圳地区抗浮锚杆试验中锚杆的破坏形式及位移性状[J];岩土工程界;2004年01期

5 裴爱国;抗浮锚杆在岭澳核电站油水分离器厂房FS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05年01期

6 朱堂;孙贵柱;刘仍光;张辉;;抗浮锚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7年06期

7 李能才;;抗浮锚杆对后期主体施工的影响[J];施工技术;2007年S1期

8 胡宝良;某沉淀池抗浮锚杆的设计与施工[J];电力勘测;2000年01期

9 黎志强;某地下室永久性抗浮锚杆施工实例分析[J];广州建筑;2000年04期

10 刘爱荣,王定文;黄埔大道隧道设计与施工[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贤能;曾卫东;徐金台;;岩石抗浮锚杆的应用及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贾金青;袁永博;;振兴广场抗浮工程的设计与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3 曹正康;;饱和软土中的抗浮锚杆[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4 娄敬伟;李广平;;抗浮锚杆在东莞某公寓的应用及试验研究[A];广东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2008学术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5 蔡北海;张季超;曾华健;;预应力管桩在某行政办公楼中的应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6 霍文营;孔江洪;;深圳游泳跳水馆结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有;;海天大厦抗浮锚桩的设计与施工[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杨耀辉;李冬彪;;地下室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宫轶韬 本报记者 孟飞鸿;T2航站楼“冒”出地面[N];成都日报;2010年

2 宫轶韬 记者 王代林;双流机场新航站楼地面工程开工[N];四川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乐华;“植筋式”抗浮岩石锚杆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鹏博;岩土地质抗浮锚杆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宗强;新型复合材料抗浮锚杆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国民;全长粘结式抗浮锚杆在强中风化砂岩中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紫民;压力分散型抗浮锚杆在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罗杰;水浮力作用下建筑基础的优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马占峰;拉力型抗浮锚杆的现场测试与数值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李伟伟;GFRP抗浮锚杆外锚固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8 赵洪福;岩石抗浮锚杆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9 梁鲜;地下室车库底板抗浮不足分析和处理方法[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黄山;抗拔锚杆在风度广场地下室抗浮工程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6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36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