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振动台试验和抗震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8 15:22
【摘要】:由于桩板式抗滑结构具有抗滑能力强、施工安全简便、速度快、工程量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基覆和顺层边坡的滑坡治理中,从“5.12”汶川地震支挡结构的震害调查也发现,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具备优良的抗震性能,对于此结构,目前国内外在静力设计方面已进行了一些研究,然而对抗震机理的研究较少,对桩板式抗滑挡墙的抗震性能研究更少,致使至今仍缺少成熟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并使得这一经济合理的工程结构在抗震领域的运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鉴于此,本文以汶川地震公路、铁路支挡结构的震害调查为研究背景,设计完成了2个相似比为1:10的桩板式抗滑挡土墙支护边坡模型,以归一化处理后的卧龙台站地震波作为设计输入地震波,开展了大型振动台试验,并借助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拓展,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深入揭示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抗震机理、完善结构工作机制研究和改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该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比设计 结合地震调查情况,选取典型震害工点,进行了2个模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性要求,制定了本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基本原则,并根据量纲分析法完成了模型的相似比设计,推导了试验所涉及物理量的相似常数,确定了模型相似材料和物理力学参数,选取了台面输入加载方案。此外,对试验过程中挡土结构和边坡模型的制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同类试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加固边坡的地震响应特性 利用从上述2个结构模型试验中测得的地震土压力、位移、加速度和锚索轴力的时程数据,分别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在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桩身内力、结构变形、锚索轴力与剪应力的动态响应规律,并认识了加固边坡中的加速度响应特性和地震波传播规律。 (3)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数值分析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结构一土一锚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把归一化处理后的汶川卧龙波、Kobe波和E1Centro波等实测地震记录用作激励,完成了多个工况的动力时程反应计算。针对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输入地震动参数、岩土材料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分别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得出了结构在不同参数下的地震响应规律。此外,数值分析工作也贯穿到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加固边坡的抗震机理研究和设计方法的验证等各个章节。 (4)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加固边坡的抗震机理 结合模型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数学和力学方法,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桩板式抗滑挡土墙加固边坡的变形规律,得到了加固边坡在地震下具有不同位移特性的分区特征,并从桩前后土体与结构运动不一致的角度揭示了结构一土动力耦合作用的工作机制,此外,通过MTS试验分析了锚固体系在破坏过程的不同阶段界面粘结力的变化情况和加载周期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锚固体系的位移控制原则。 (5)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抗震设计方法 结合振动台试验、数值分析成果,对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拟静力设计法提出了修正建议,考虑到锚索安装会引起桩后土体应力重分布的效果,推导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抗震设计方法。此外,鉴于地震动特性和结构本身特性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运用Pushover能力谱法,提出了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频谱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考虑近断层脉冲效应的R因子折减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性能设计思想,考虑了刚性桩与柔性桩抗震性能的差异性,提出了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的“三级设防”标准。上述修正建议和新的设计方法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手段进行了验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476.4;TU435
本文编号:244898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476.4;TU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兆营,薄景山,刘红帅,丁仁杰,齐文浩,刘德东;岩体边坡地震稳定性动安全系数分析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2 陈新民;沈建;魏平;杨杰;;下蜀土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Ⅱ)——试验结果及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3 林家胜;唐必刚;;Chopra改进能力谱法在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上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8期
4 曾云华,郑明新;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模型试验[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于玉贞;邓丽军;李荣建;;砂土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离心模型试验[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战玉宝;毕宣可;尤春安;;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7 尤春安;全长粘结式锚杆的受力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8 周德培,王建松;预应力锚索桩内力的一种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9 张友良,冯夏庭,范建海,方晓睿;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10 肖世国,周德培;非全长粘结型锚索锚固段长度的一种确定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荣建;土坡中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8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4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