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伦理观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11-08 18:09
【摘要】: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促使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伦理观发生转变。从遗产保护到文化消费的设计伦理观的转变,反映了当代对待建筑遗产的态度已经由关注建筑实体保护转向关注人们对建筑的情感需求,由将建筑看作不可变动的遗产转向看作可供生产的文化资本。将历史街区改造看作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帮助设计师理解大众对历史街区的消费需求,从遗产的未来与大众的需求二者兼顾的角度做出设计决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孟波;;生物遗传法则:一种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视角——以张家口市堡子里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2 黄烨(京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刍议──以昆明文明街的改造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3期

3 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4 刘敏,李先逵;历史街区探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周海虹,韩宏绪,白惠亭,李保军,李小武;论古城西安莲湖历史街区风貌保护更新途径[J];城市规划;2004年12期

6 孟嘉;绍兴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实施[J];山西建筑;2005年12期

7 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8 林永锦;;侠骨柔情“铸”平江——访平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J];建筑与文化;2007年09期

9 邓国安;陈平;王继彪;;珠海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J];规划师;2007年09期

10 黄芸t,

本文编号:2557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57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