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大型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2 05:42
【摘要】:在我国,火电厂主体结构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而随着电厂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主厂房的高度和跨度随之增加,具有布置灵活、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的钢结构,成为了中国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的主要结构形式,尤其成为在抗震设防区建造大型火电厂的首选形式。课题组前期已经研究了大型火电厂钢结构异型节点受力性能,为了揭示大型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建立其相对应的设计方法,本文进行了系统研究。 设计了1榀缩尺比为1/10三跨五层的钢框排架模型,通过对其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其在预估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滞回特性、刚度和耗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框排架结构延性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模型结构在三种地震波(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人工波)的多遇地震以及ElCentro波的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均满足我国现行规范要求。钢框排架结构体系可满足8度设防要求,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在拟动力试验结束后,又对该榀钢框排架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观测了框排架的破坏形态,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分析了钢框排架的破坏机制、滞回性能、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框排架结构的破坏机制为先梁端后柱端出现塑性铰的混合破坏机制,滞回曲线较饱满,整体位移延性系数大于4.0,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到0.185。钢框排架结构体系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抗震能力,适合高烈度抗震设防区采用。模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在底层和第二层较大,为薄弱层;煤斗梁地震反应较强,设计时要特别注意。 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平面钢框排架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根据计算结果,对钢框排架结构的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大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出现次序和发展规律,研究了错层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和框架、排架之间的协同工作情况。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对钢框排架整体厂房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主厂房的变形能力、薄弱部位、受力机理及其破坏机制。计算结果表明:钢框排架延性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主厂房横向框排架和纵向框架—支撑结构存在较多的薄弱部位;煤斗梁刚度超强,要特别注意柱截面的选取,结构计算分析应采用考虑扭转效应的空间模型。 参考国内外规范相关规定,将钢框排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基本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等级,并结合地震设防水准,给出了钢框排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在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钢框排架对应四个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给出了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设计中的设计步骤,并以一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钢框排架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过程。 提出根据结构损伤期望对钢框排架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并建立了钢框排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优化设计步骤。基于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采用APDL语言编制了钢框排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程序,并采取该程序对一工程实例进行抗震设计优化,验证了所采用的优化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 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火电厂特点和多高层钢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钢框排架主厂房的抗震设计建议,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图文】:

模型图,框排架,模型


框排架模型

示意图,节点,示意图,柱脚


(c)梁 L-3 与柱 Z-4 的连接节点 (d)梁 L-3 与柱 Z-4 的连接节点图 2.2 部分节点示意图(2)柱脚设计图 2.3 为模型设计所采用的固定外露式柱脚,其中箱形柱采用对接焊缝与底焊接,H 形柱的翼缘、腹板则分别采用完全熔透的坡口对接焊缝、角焊缝与底焊接。箱形柱、H 形柱的柱脚加劲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采用的锚栓直径底板厚度分别为 24mm,20mm,均为 Q235 钢。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91;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振杨;张勇;;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的优化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高小旺,鲍霭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3 黄维平,邬瑞锋,张前国;配重不足时的动力试验模型与原型相似关系问题的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4期

4 薛建阳;刘祖强;胡宗波;彭修宁;;钢框架异型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机理及承载力计算[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5 邓雪松,张耀春,程晓杰;钢支撑性能对高层钢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3期

6 宋远齐;汪小刚;温彦锋;方振华;梁远忠;;大型火电厂主厂房框排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电力建设;2009年05期

7 葛增茂;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形式和体系评述[J];电力建设;1998年06期

8 文良谟;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抗震设计的回顾和展望[J];电力建设;1998年06期

9 王先华;邓铁军;;地震作用下高层钢-混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家华,吕志涛,朱筱俊;关于转换层结构时程分析的计算建议[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林;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作用效应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7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