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贵州大方县阿龚寨景观提升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20 08:50
【摘要】:民族村寨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阿龚寨是六寨苗族聚居地,随着现代文明对阿龚寨的不断冲击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刻不容缓。通过对研究地实地考察研究,结合当地人民生活状态和需求、社会发展趋势,确定一个去劣存优的景观环境提升设计,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本文从研究地特殊的地域特点出发,以村寨的保护与建设现状作为切入点,从村寨民居建筑、基础设施、人文及自然景观环境方面入手,协调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彰显地域文化与景观效果表达进行景观提升相关的理论与设计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1.调查分析表明,村寨内部环境杂乱、基础设施不完善、附房及违章建筑数量多且形式多样且风格与整体景观风貌不协调、重要景观节点打造明显不足等问题。2.在理论层面上,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地域特色村寨设计的理论知识,提出研究地村寨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开放性、独特性、主动性和动态性的设计思路,提升、利用景观设计中的物质要素,遵循和传承研究地非物质要素,提出先掌握研究地景观特征,再提炼景观要素,进而构建景观空间并设计生成景观形态,设计传承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提出“提升为主,建造为辅,保护修缮,传承文化,删繁就简,整体统一,改善环境,渗透发展”的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立足发展,保护文化景观;协调整体,发展生态旅游;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在技术层面上,结合实践地地域民族特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提出贵州大方县阿龚寨景观提升范围与结构,将研究地划分为:六寨苗族民族风情体验区,传统手工艺-农业体验区,经济作物种植观赏游览示范区及户外休闲-运动区四大功能区域;设计“一心三环线”景观结构:阿龚寨民居中心,民族风情游览环线、自然风景观光环线和环山游览体验环线,以六寨苗族文化为依托,对研究地景观提升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建筑方面、基础设施方面、人文及自然景观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升研究地整体景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荣华;;浅谈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12期

2 何培斌;孙佳;;德国工程管理质量对我国建筑类职业教育的启示——以奎德林堡历史建筑修复工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7期

3 蔡波;;浅析贵州地区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2年24期

4 赵纲;;重庆涞滩古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5 马仁发;;浅谈贵州喀斯特地区营造林建设的几点认识[J];现代园艺;2012年18期

6 温斐斐;;浅谈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J];科学之友;2011年03期

7 罗在柒;姜运力;邓伦秀;王军辉;张建国;;贵州喀斯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生长状况及树种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8 杨瑞;喻理飞;祝小科;;贵州喀斯特山地近自然人工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管理;文化景观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功能发展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

2 刘亚华;历史文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特色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4 成一;关于地域景观的改造和提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韦家瑜;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2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72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