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津市西毛里湖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

发布时间:2020-05-20 1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讯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水资源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恶化,部分水体己丧失了使用功能,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急需推进对流域内的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工作。西毛里湖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内天然淡水湖,同时是周边乡镇直接饮用水源地,必须对其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支流牌楼岗溪流域进行生态恢复规划,恢复其生态系统,并保障汇入西毛里湖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水质。论文以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工程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资料收集整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调研等研究方法,结合流域内实际问题,开展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主要内容如下:(1)相关理论知识整合梳理:对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进行整合梳理;并对涉及到流域生态恢复方面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做到全面解读,构思牌楼岗溪流域范围的河流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方法。(2)案例借鉴与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5个案例中河流生态系统与流域水质的恢复规划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找到生态恢复实践中的重要目的及其意义,从而指导项目的规划框架。(3)对牌楼岗溪的现状区位、上位规划及河道生态问题进行具体表述,确定规划目标、理念、定位、策略、期限等,并对流域内人口、污染量进行预测;通过流域生态问题的指认得出牌楼岗溪流域的功能区划,针对各分区的主要问题进行生态恢复规划,并提出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污染源控制、河道生态修复规划、人工湿地规划、植物生态恢复规划及基地生态治理规划等内容,使流域内污染得到遏制,村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水质。最后,对提出的流域生态恢复规划实践策略进行提炼总结与补充。牌楼岗溪流域的生态恢复规划能使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但是受损的生态系统不能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短期内不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只有根据受损现状和各种有利因素来创造条件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使河流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因此,在方案实施之后,必须对各工程措施进行长期的效果监控,将工程措施的数据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同时有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流域内各系统发挥的作用是否耦合。对于牌楼岗溪而言,如何保证河流生态需水量、生物多样性、监测流域内污染源排放、恢复河道纵向浅滩深潭序列、恢复河流垂直自然连续性与时间自然连续性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需要我们后续去逐一解决。在当下只有全面系统性规划才能真正体现“近自然、多功能、高效益、可持续”的先进的生态恢复理念所要达到的恢复目标。
【图文】:

水域,核心区


逦图2.2拆除酬后的核心区水域逡逑逦Fig.2.2邋Dismantling邋of邋the邋core邋area邋waters邋after逡逑2逦the邋fence逡逑逦wwwhiduxom逡逑15逡逑

洪湖,荷花


区域和缓冲区域面积共计3333hm2的全部剩余养殖围网的拆除为二期工程。工程逡逑完成之后停止进行经济活动,使得湿地区域水质增强,,以期建造鱼类以及水域逡逑禽鸟的休憩地[5G]。逡逑2.1.2.5湿地保护工程规划逡逑《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制定中指出,湿地保护应当依据相应的标准进逡逑行,湿地保护区需加强多方面的防护措施,比如加快改建河流监控点、管理保护逡逑码头、巡查防护道路及航道,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该地的生态经济。逡逑2.1.2.6保证措施规划逡逑对湿地保护区的生态治理使得生态多样性以及平衡性得以加强,此外湿地已逡逑成为集教学科研、旅游观光、经济生产于一体的全能区域。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逡逑方面,增设了各种生态层级群落的完整性以及全面性;在教学科研方面,应加快逡逑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恢复模式的研究,实时监测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恢复情况,采取逡逑相应的防护措施;旅游观光方面有助于建立该地的生态美学,使得景观性加强;逡逑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该地的生态经济。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冰;朱彦鹏;罗建武;靳勇超;辛利娟;王伟;;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类型保护地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15年12期

2 孔石;付励强;宋慧;付国华;马建章;;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差异[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3 吴春波;于强;;河道景观生态修复技术文献综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年18期

4 郭子良;崔国发;;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J];生态学报;2014年05期

5 张长滨;范欣;;国内外近自然河道生态修复初探[J];森林工程;2013年06期

6 何红莉;;安塞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3年01期

7 H.B.麦德森;O.T.约根森;L.S.安德森;唐湘茜;孙远;;欧盟流域管理规划试点项目[J];水利水电快报;2012年01期

8 孙小磊;郑国栋;李虎成;顾立忠;宫鹏杰;;生态水利学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6期

9 李连发;冯义龙;马跃;;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年05期

10 高云;孙伟;;论节约型园林中驳岸的处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田敏;不同生态措施对鱼塘水的改善作用[D];长江大学;2015年

2 马亚琼;基于近自然河流理论的许昌清泥河景观规划设计[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楼雪聪;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温婕;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媛媛;三峡坝区景观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陈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杜良平;生态河道构建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莉;长江流域上中游典型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分区及恢复效果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2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72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