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微气候效应的城市多层居住区内开放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2:26
【摘要】: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可以调节城市风环境,改善热环境,具有良好的微气候效应,通过开放空间改善其周边区域微气候环境是近年来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我国的湿热地区,夏季温湿度高,少风或无风,居民长时间的生活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中,尤其是多层居住区,由于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是微气候亟待改善的城市区域。本文以南京市作为湿热地区的城市代表,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微气候效应研究多层居住区内开放空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南京不同年代多层居住区的统计分析,本文以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实施为分界点,将多层居住区划分为老旧多层居住区和新建多层居住区,分别建立标准模型。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论文归纳总结了开放空间布局的量化指标,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占地比、偏离度、平均邻体距离比、与夏季风向的夹角,并结合两种多层居住区标准模型建立起一系列居住区模型案例,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各个案例在夏季典型气象日下的微气候状况进行模拟比对,比对指标包括单一气象参数空气温度、风速和室外热舒适度评价指标PMV。通过比对分析,多层居住区内开放空间的规模、位置、分散度、与风的关系对微气候的影响都主要集中在白天。具体关联关系如下:在老旧多层居住区,单个开放空间位于居住区中心时,对热环境和热舒适度改善程度最大,平均风速降低最多;多个开放空间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内部时对热环境和热舒适度改善程度最大,平均风速也降低最多。在新建成的多层居住区,单个开放空间的规模与居住区降温程度相关性较弱;与居住区风环境优化成正比;与居住区的热舒适度成反比。多个开放空间分散式布局的条件下,随着分散度的升高,居住区平均温度提高,低温区域扩大;平均风速升高;平均热舒适度降低。居住区入风口越大,居住区整体微气候效应越差。在新建成的多层居住区,开放空间走向与夏季风向垂直时,居住区平均热舒适度最好;与夏季风向平行时热舒适度较高的范围最大。当开放空间与夏季风向成一定夹角时,夹角越小,居住区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和PMV数值越低。
【图文】:

框架图,框架


图1-2研宄框架逡逑

住区,水体,微气候,集中式


第二章相关理论研[傚义希玻澹玻澹玻恢弥副赍义仙杓普咴诠婊幼∏保鲇诰眯院褪褂孟肮叩目悸牵=髦掷嘈偷目趴占浼绣义仙柚谩6幼∏募惺娇趴占涞奈恢没嵊跋炀幼∏奈⑵蛐вΑe义嫌捎诰肮鄹窬种甘菇ǖ闹饕康氖呛饬堪呖榈姆⒄贡浠幔簧婕鞍呖榈奶辶坎钜戾义虾臀恢锰卣鳎虼司肮鄹窬种甘狈ο嘤Φ奈恢妹枋鲋副辍Mü南自亩林校芙岢龀S玫腻义衔恢妹枋龇椒ㄓ辛街郑恢质俏淖置枋觯恢止菇ㄆ攵戎甘e义显谡湃柿怨踝∏迮渲梦⑵蛐вΦ难芯恐校枋鲎∏逦恢梦ㄍ煎义希玻保鹤∏行模ǎ粒保⒆∏募旧戏缦蚯颍ǎ粒玻⒆∏募鞠路缦蚯颍ǎ粒常⒆∏义掀渌颍ǎ粒矗粒担╁澹椋玻梗欤垮义

本文编号:2672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72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