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地下管道定位系统及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3:51
【摘要】:我国部分地下管道出现老化破损、位置不明确等情况,而确定管道破损点的位置以及整条管道的位置是管道安全运行的前提。我国已经开展将航天领域中的惯性导航原理在管道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由于管道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捷联惯性管道定位系统的误差会随时间不断累积。针对惯性导航定位累积误差的问题,本文设计出新的地下管道定位系统及方案。系统以捷联惯性导航原理为主要定位手段,运用实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坐标修正模块,达到消除累积误差的目的。论文详细介绍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包括惯性传感器、里程轮模块、SD卡存储单元及管道显示系统等。本文对陀螺仪进行多组静态测量实验,调整卡尔曼滤波参数使陀螺仪的静态输出更加稳定。随后测量多组航向角和俯仰角的动态数据,确定陀螺仪测量值和测量误差间的函数关系,使陀螺仪的输出数据具有更高的动态工作精度。本文将管道的路径分割成由等长的直线段组成。为确定合理的定位间隔,本文选用不同的定位间隔完成直线行驶实验,最终将定位间隔确定为0.7米。系统的坐标修正模块只能解决一个点的累积误差问题,但其实每个管道定位点都需要误差补偿。本文分析系统的误差来源,介绍了两种误差补偿方法,分别为平均值法和误差模型法。搭建模拟实验平台,采用本文设计的地下管道定位系统在实验平台上完成定位实验。最后运用平均值误差补偿法和系统误差模型法对各定位点进行误差补偿,分析误差补偿后的结果,验证系统定位方案及误差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图文】:

框图,交变磁场,实物,发射线圈


得到处理后的信号,当处理后的信号大于比较器的基准电压时,使继电器发生跳变。当继电器有电平跳变时,会触发处理器发生中断,完成坐标修作。接收线圈比较器桥式整流器前置放大器继电器 发射线圈信号发生器隔板图 3.3 交变磁场感应实验框图第一组实验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放非金属隔板,硬件电路实物图参见.4。具体步骤如下:

误差曲线,惯性传感器,航向角,误差曲线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完成 10 组惯性传感器航向角动态测量实验后,整理并分析试验数据。首分别求出每次旋转 10 组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传感器航向角测量值的基准再用航向角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实际值做差,计算得到误差的平均值,误差平均值即为传感器航向角测量值应该获得的误差补偿。最后运用傅立叶展开对传感器航向角测量值和误差值进行拟合,观察补偿前误差的变化情况。采的拟合函数为:()cos()sin()cos(2)sin(2)01122f a b a b a (5式中 a0、a1、a2、b1、b2是函数的系数,ω 为频率系数,ψ 为表中 10 组量值平均数组成的向量,f(ψ)是误差值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春丽;;研究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展望;2016年12期

2 吕博;李多祥;;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综述[J];科学家;2017年01期

3 杨桂娟;;小波神经网络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11年01期

4 韩良,,芮小建,钟秉林,颜景平;误差补偿执行件设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S1期

5 马纯良;误差补偿方法的探讨[J];工业计量;1993年03期

6 陆大为;薛秉源;贝季瑶;;圆柱体临床测量及其直线性误差补偿[J];磨床与磨削;1987年02期

7 刘普合;;拉袋误差补偿机构补偿量的确定[J];包装与食品机械;1987年Z1期

8 刘纪苟;端木时夏;;微处理机辅助定位误差补偿系统[J];机械工业自动化;1987年02期

9 方荣光;图样读取系统中座标及误差补偿的自动计算[J];丝绸;1988年01期

10 吉永峰;;消除二阶调节系统动态误差的一种方法[J];电气传动;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焱;戴怡;;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模型进展与分析[A];2015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刘仁春;袁维涛;钱湘生;师大鹏;邓娥;;误差补偿法在精密机床制造和修理中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应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12年

3 刘仁春;袁维涛;钱湘生;师大鹏;邓娥;;误差补偿法在精密机床制造和修理中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应用[A];2011年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廖癸秋;赵健康;崔超;龙海辉;;一种具备时间误差补偿的GPS/AHRS松组合算法[A];2018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8年

5 吴天宝;黄显林;李海军;胡海东;;一种具有非线性动态逆误差补偿的控制器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原润;李海军;徐海刚;刘冲;裴玉锋;郭元江;;一种适用于旋转调制光纤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A];2016年光学陀螺及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何宇航;柴立群;李强;高波;曹益平;;一种镜面对称法绝对测量中的误差补偿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朱梓清;刘小峰;蒋亚明;马永山;;机器人示教误差补偿研究[A];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8)论文集[C];2018年

9 王飞;;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提高技术的进展及其现状探究[A];探索科学2016年6月学术研讨[C];2016年

10 范金梅;许黎明;赵晓明;范浩;黄凯峰;;机床热误差补偿中温度传感器布置策略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唐文聪[律师];商品房面积误差补偿问题的处理[N];广东建设报;2005年

2 徐秀丽 记者 曾祥素;“顶账房”引发纠纷案呈多发态势[N];中国质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建;大型龙门式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2 夏筱筠;数控机床健康状况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8年

3 马文魁;复杂曲面加工误差补偿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沈金华;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杜义浩;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运动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刘一磊;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崔慧敏;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和平台稳定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田文杰;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设计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贺杰;SINS制导工具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粟时平;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洪福;框型工件铣削加工中几何-力综合误差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许晓东;地下管道定位系统及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3 肖雄;压力矫直行程模型及误差补偿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4 何进;基于统计误差补偿的高能效VLSI电路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董云飞;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贾媛媛;辊筒模具形状精度在位检测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张洁洁;基于无模型迭代学习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何文强;辊筒模具光学微结构的切削工艺实验及热误差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李娟;基于FPGA的高精度积分器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江志伟;钛合金空心叶片进排气边铣削加工误差补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4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74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