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1:14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城市老城片区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老城片区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需要进行重塑与优化。但是在重塑与优化过程中,缺乏比较成熟的方法指引。本文以江浦街道老城区作为实证对象,对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方法进行探讨与总结,并进行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和老城更新改造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总结了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的可借鉴经验,构建了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框架,并从功能空间调整、视觉空间塑造、认知空间强化三个方面,归纳了老城区空间形态各要素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江浦街道老城区空间现状问题,从功能空间的需求性调整、视觉空间的丰富性塑造、认知空间的延续性强化三个层面对老城区空间形态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构建的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框架主要由功能空间、视觉空间、认识空间构成。从用地功能、生态网络、交通系统三个方面调整功能空间,从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空间界面三个方面丰富视觉空间,从场所、路径、领域三个方面延续认知空间,是适于老城区空间形态优化的方法。本文认为江浦街道老城区应从更新用地功能、构建生态网络、完善交通系统、控制建筑高度、优化天际线、协调空间界面、修复场所感、加强路径识别、明确领域属性等方面,进行空间形态的进一步重塑与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娟娟;杨昕;熊礼阳;严艳梓;王婷婷;;南京市老城区城市建筑点格局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2 曾九利;于儒海;高菲;;成都旧城改造实施规划探索[J];规划师;2015年01期

3 孙永生;;旧城旅游化地段改造研究——以新加坡河滨河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2年02期

4 许洁;王茂军;王晓瑜;;北京城市空间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11年02期

5 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5期

6 冯树民;李松龄;裴玉龙;;人行过街设施的服务半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何璐;田大方;;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简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8 何子张,段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年01期

9 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10 郑莘,林琳;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艺;;城市慢行交通的规划策略探讨[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2 吴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规划设计初探——以我国深圳、香港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交通规划)[C];2016年

3 李榕榕;;浅谈目前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慧明;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曼曼;潜江市中心城区用地潜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梁源;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与规划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文竹;绿色街道理论及其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康妮;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构建的建筑高度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张曼;陕南石泉老城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高珊娜;新密老城传统空间形态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李哲嵩;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要素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8 汪楠;歙县古城空间形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任琪;城市道路景观界面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杨宁;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2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82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