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发布时间:2020-10-12 04:22
   “挂靠”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偶然因素所产生,它的出现有着独特的背景。一方面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充分地调动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辅之以国人对房屋固有的传统观念,建筑行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建筑行业的运营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辐射产业范围甚广,所涉环节众多且耗时较长,也因此而难以做到全方位的严密监管。工程施工阶段作为建筑产业的核心环节,也是产业经济利润最高的地方。在这种高额利润集中而又缺乏严密监管的情况下,建设工程领域的“挂靠”现象应运而生。无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以金钱给付的形式借用有施工资质的企业而达到承接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独立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独立验收建设工程,这是“挂靠”行为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挂靠”从积极方面而言,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资源的再分配及有效利用,但统筹观之,以我国目前的立法及监管体制而言,其弊远大于利。不仅“挂靠”企业双方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发包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工程质量问题更是“挂靠”现象导致建筑业风险的集中显著表现,其严重损害了业主的的合法权益,常将业主陷入到维权困难,无人可诉的窘迫境地。面对工程施工领域“挂靠”行为产生的种种问题,我国也不断涌现出诸多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而加以积极应对,但从目前我国司法审判的实务中观之,其并未起到应有之作用。一方面对于“挂靠”的确切定义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尚难以明确涵盖其具体形式,致使“挂靠”行为与内部承包、转包、分包等行为难以在复杂的实际案件中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在立法司法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在行政领域严抓资质审查,对“挂靠”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严厉的行政处罚,然而,从审判实务反馈的数据来看,其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以深入分析“挂靠”的概念及认定方式入手,望从学理上明晰建设施工领域“挂靠”概念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试图从纷乱繁杂的不同认知中提炼总结,理清思绪,为司法实务提供合理性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以独特角度,从“挂靠”现象历史背景及行业现状等多角度分析“挂靠”现象屡禁不绝的内在原因,借以提出既有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的“挂靠”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297;F426.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建筑施工领域“挂靠”之概念
    (一) “挂靠”的定义与司法认定
    (二) “挂靠”行为的特点
        1、“挂靠”行为的运行机制
        2、“挂靠”与近似概念之区分
二、“挂靠”现状分析
    (一) 建筑施工领域“挂靠”现状简述
    (二) “挂靠”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现状
    (三) 学术建筑领域对“挂靠”行为的认识
    (四) “挂靠”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三、建筑施工企业“挂靠”风险的成因
    (一) 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现象的起因
    (二) 我国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三) 政府部门监管的缺失
    (四) 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原因
四、建筑施工企业“挂靠”行为的风险防范
    (一)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法律规范体系
    (二) 完善我国建筑市场资质管理制度
    (三) 政府强化监督管理职能
    (四) 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磊;;浅论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归档与管理[J];经贸实践;2018年15期

2 张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分析[J];居舍;2018年25期

3 杨万壮;;新收入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年18期

4 王砚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3年03期

5 任炜;王哲;;谈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与管理[J];陕西建筑;2007年08期

6 时小彬;;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18年15期

7 ;《建筑施工》2017年总目次[J];建筑施工;2017年12期

8 张秀芳;;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若干思考[J];会计师;2018年04期

9 于航;;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年03期

10 李进明;;建筑施工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军;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陈杨杨;建筑施工企业信用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许程洁;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Martin Henry Asare(亨利);基于SEM模型的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在非洲之风险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徐峰;建筑施工高空坠落危险的时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戴勇;建筑施工团队有效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军平;一种建筑施工风险辨识与控制复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初望;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3 谭雪瑶;工业化建筑施工能耗控制方法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4 魏永生;H建筑施工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吴春海;我国建筑施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于沛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7 陈丽娟;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8 段梦恩;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9 赵晓颖;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10 王晓甜;“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7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37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