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福州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0:51
   人文景观在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城市公园绿地中人文景观的应用可以增添其城市特色,提高其自身的吸引力,能让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由于城市建设自身的盲目性,使得公园人文景观设计出现趋同化现象严重、表达不达意及艺术性较差等问题,以致本土文化缺失,历史文脉的延续得不到体现,而且有些人文景观不易被识别,得不到民众的认同。本文以福州市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知觉相关理论和景观偏好理论为基础,探究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指标体系,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体系运用到公园人文景观的设计和更新中去,从而创造本地民众认同感高、在地文化体验丰富的园林空间,延续和传承城市文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础理论研究。在对目前城市公园现状的掌握,大量查阅及分析国内外有关人文景观和景观偏好文献的基础之上,以城市文化为背景,重新审视公园绿地中人文景观的界定,探究本地民众对公园中人文景观的偏好。(2)人文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的探究。立足于课题研究目的,总结出福州市有较为丰富人文景观的10个城市公园,了解不同时期公园人文景观特点,得到对人文景观的定性描述。通过对这些公园进行实地的踏察、公园人文景观照片的拍摄、相关内容的记录,大致了解公园人文景观建设情况,对影响人文景观偏好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进行界定和分析,提出影响公园人文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实地调查后,通过影像资料和问卷的发放,请受测者根据标准为人文景观进行评估和填写问卷,再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利用语义差异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客观与主观的基础研究方法,进而正确地认识影响人文景观偏好的主要因素。(3)福州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调查,笔者从形态因子、氛围因子、价值因子、环境因子、感知因子和时代因子六个准则层出发,收集了与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相关的30个指标层因子,建立起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征询表和层次分析法的运算法则确定评价体系层次的判断矩阵和相对权重值,得出最终指标的重要性排序。(4)实证研究。选取福州具有代表性的西湖公园、闽江北园、罗星塔公园作为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对象,应用评价体系评价办法对各个人文景观进行评价,指出不同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5)福州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建设的提升策略与建议。结合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评价指标体系,文章从地域文化挖人文景观表现形式、人文景观自身设计与表达、人文景观空间设计和人文景观参与度等方面提出不足与建议,以期提高游人对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的认知意识,构建符合游人文化认知需求的城市公园景观。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曲线图,综合评价,来源,图片


图4-2综合评价曲线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Fig.4-2?Comprehensive?evaluation?grap??图4-2的比较可以发现这25名被调查者对各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的内部??景观的综合评价中,这26项评价因子都集中在-0.51到1.88之间,即对整体评??价较低;具体表示为这25名SD法的被调查者对于被调查的五个公园人文景观??的体积感、生命力、整洁度、协调度、吸引力、搭配度、安全感、距离感、完??整度、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易识别性的评价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对人文景观??的完整度评价最高,而对色彩度的评价最低。??4.?2.?2因子分析??所谓因子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各个被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宄,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种具有概括性、新型更易让人理解和掌握的关系属性。因子分??析实际是在尽可能完整保全原有资料信息的前提下,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出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用较少的信息量来表示原有的数据结构,便于??发现数据中潜藏的规律或本质。因子分析法主要对应于SD法,是对SD法的相??关因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补充方法。??因子分析法,就是通过借用各变量的因子,分析各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

饼图,指标权重,饼图,环境因子


图5-6价值因子评价指标权重图?图5-7环境因子评价指标权重图??Fig.5-7?Chart?of?Weight?to?the?Value?factor?Fig.5-8?Chart?of?Weight?to?the?Environmental??Index?factor?Index??41??

形态,环境因子,因子


图5-6价值因子评价指标权重图?图5-7环境因子评价指标权重图??Fig.5-7?Chart?of?Weight?to?the?Value?factor?Fig.5-8?Chart?of?Weight?to?the?Environmental??Index?factor?Index??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本土人文景观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开发与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年07期

2 胡蕊;;无边风景一时新[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7年Z1期

3 郭金芳;;浅谈古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融——以漫川关古镇保护与规划为例[J];艺术品鉴;2017年02期

4 顾芸怡;詹秦川;;陕西地域文化基因在西安人文景观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缤纷;2016年11期

5 高莉;;香港诺亚方舟人文景观的文学建构[J];山西青年;2017年09期

6 孙宝祥;;美丽的玉科草原[J];金秋;2017年14期

7 刘丽群;;基于“Smile”学习法的人文景观讲解技巧探讨——以长沙岳麓书院、橘子洲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04期

8 史青;刘波;;人文景观在高校环境中的设计研究[J];明日风尚;2017年19期

9 黄艳;;关于高校人文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0 李晓林;;阳光之下 新疆边境人文景观[J];中国民族;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建;江南人文景观视角下的康乾南巡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2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张骏;当代江南城市审美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红雨;福州城市公园绿地人文景观偏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2 宫华慧子;广州市滨水动态人文景观演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冯霞;济南市老城区人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年

4 周洁馨;谈中国古典人文景观中人性的体现[D];山东大学;2012年

5 赵婷婷;旅游城市人文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王昌杰;从功能对等看人文景观资料的英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康曼;中国传统人文景观的现代开发利用[D];河北大学;2010年

9 王明洋;滨河风光带人文景观设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卓媛媛;北京老旧社区人文景观环境建设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3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63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