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我国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14:55
   改革开放四十年,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和基础性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但区域建筑业“发展极不平衡”这一现象却愈发突出。区域建筑业的协调发展作为我国建筑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同时也与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研究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问题,既可以完善我国区域建筑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协调发展做铺垫。本文基于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2014年我国各省份建筑业生产总值、利税总额、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率分析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随后选取10项代表生产投入、经济产出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熵值定律对1998年至2014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建筑业发展变化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建筑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明显,各区域差异较大,且存在发展水平差距正在加速增大的趋势。继而从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和产值效率三方面选取16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5年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结果显示生产规模和能力对地区建筑业综合发展影响较大,生产效益次之,人均生产资本最小,在统计上表现最不显著。最后通过箱线图法量化我国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区间,并以此为依据从建筑业集群发展和区域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设计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机制。
【学位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9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建筑业,政策机制,理论研究


文章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定量分析对区域建筑业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区域建筑业发展现状和差异分析研究,在确定经济指标与各影响因素的的基础上,运用箱线图法量化区域建筑业理想发展区间,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分别设计政策机制,为建筑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2)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文章基于我国当前政治环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深入剖析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现状,寻找导致发展现状的内在机理,探寻引导我国各省份建筑业协调发展的解决办法与意义。并选取我国内地 31 个省份地区建筑业发展的相关因素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使政策机制的设计更具信服力,结论更具实际应用价值。1.4.3 技术路线图按照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相结合的模式,绘制文章技术路线图(如图 1.1 所示)。

折线图,建筑业总产值


诸如区域建筑业发展极不均衡,地区间建筑业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等,因此,对当前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现状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3.1 区域建筑业发展现状受数据所限,本文以中国大陆 31 个省份建筑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参考数据均来自 2015 年《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14 年我国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折线图(如图 3.1)表明,2014 年,江苏、浙江两省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国一二位,且远超第三名。数据显示,2013 年,江苏、浙江建筑业总产值均首次突破 200000000 万元,并于 2014 年持续增长,是第三名湖北省建筑业产值的两倍有余,其余省份均位于0-100000000 万元之间。经计算全国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均值为 57326908.52 万元,全国有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11 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海南、西藏、青海和宁夏在图中显示仅位于零坐标轴附近。由图可知,2014 年我国各省份建筑业总产值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差异较大,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折线图,利税总额,建筑业企业


图 3.2 2014 年各地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2014 年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图 3.3)折线图较之上面两图有所不同。与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和地方企业利税总额相比,各省份企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出现“一枝独秀”或“双雄争霸”的现象。广东、湖北两省位于一二名,且居于第三名的安徽省与其两省差距较小。全国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均值为 60615 元/人,大多数省份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浮动,并未出现极大极小值的“跳跃”现象。但与上文两图对照不难看出,建筑业总产值与利税总额较高的省份,地区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基本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而海南、西藏、宁夏仍旧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于最后一位的黑龙江省,其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和企业利税总额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由此看出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地区建筑业发展现状间关系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毓铮;王发仂;;英美等国政府对建筑业是怎样管理的[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2年02期

2 ;更新观念创新制度 推进全省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王涌慧副厅长在全省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吉林勘察设计;2010年Z1期

3 张业海;;真抓实干 积极进取 不断开创山东建筑业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06年05期

4 ;坚持改革创新 营造公平环境 促进全省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秦福义副厅长在全省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吉林勘察设计;2007年01期

5 叶怀远;韩朝;;基于协整分析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7年06期

6 边义文;;苏《经济报》介绍苏现行的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J];经济学动态;1964年01期

7 裴国忠;;建筑业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2期

8 李红瑛;徐广宇;;浅谈建筑业管理会计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5年10期

9 孙国彦;;较量[J];上海故事;2017年03期

10 孙国彦;;较量[J];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凯;我国建筑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雪芹;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尚春静;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金玲;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旭萌;建筑业空间集聚效应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袁溪岭;“营改增”政策下X布建筑业税负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3 李红艳;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8年

4 陈丹;我国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8年

5 李亚静;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6 孙嘉涛;建筑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崔秀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8 张廷君;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收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冯建浩;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东北三省建筑业经济变量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10 李金泉;建筑业“营改增”的税负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3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83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