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武汉红钢城“单位大院”八、九街坊邻里空间的再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9 22:07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中国为迅速恢复国家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解决建设工人的住房问题,采取按单位部门建设大院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了市场经济,加上住房体制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人们搬离“单位大院”,入住高层住宅。虽然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是经济的发展换来的却是邻里交往的淡漠。武汉红钢城“单位大院”八、九街坊面临着拆迁的命运,笔者希望通过从“邻里交往”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八、九街坊“邻里空间”的再设计研究,一方面希望能保留“单位大院”这个特殊年代的产物;另一方面重建新时代的“单位大院”,唤醒现代人们沉默已久的邻里关系,重塑邻里交往的活力。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单位大院
        1.4.2 邻里空间
        1.4.3 邻里交往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论题的研究目标
        1.5.2 论题的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6.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6.2 本研究创新之处
2 红钢城“单位大院”八、九街坊基本概况
    2.1 红钢城八、九街坊基本概况
        2.1.1 单位大院的出现和成因
        2.1.2 单位大院的发展与变化
        2.1.3 单位大院的未来何去何从
    2.2 红钢城八、九街坊空间模式及特点
        2.2.1 “单位大院”式的空间基本模式
        2.2.2 “单位大院”式的空间特点
3 红钢城“单位大院”八、九街坊现状分析
    3.1 实地现状考察
        3.1.1 交通系统
        3.1.2 院内现状分析
    3.2 问卷调查及居民日常生活状况
4 单位社区“邻里空间”更新改造模式以及对策探讨
    4.1 红钢城八、九街坊更新原则的提出
        4.1.1 邻里回归
        4.1.2 街道的复兴
        4.1.3 功能的混合
        4.1.4 共享街道
    4.2 更新理念的探讨
        4.2.1 功能复合的布局模式
        4.2.2 邻里关系的重新演绎
        4.2.3 设施完善的居住家园
        4.2.4 丰富多样的社区生活
    4.3 利用“邻里交往”的规划设计策略
        4.3.1 交通组织
        4.3.2 建筑户型的设计
        4.3.3 公共活动区域设计
        4.3.4 邻里交往活动策划
5 设计研究——以红钢城八、九街坊再设计研究为例
    5.1 单位社区更新改造模式的提出
        5.1.1 分散多功能的界定
        5.1.2 聚集交通纽带模式
    5.2 八种户型的更新改造
    5.3 公共活动场所再设计
    5.4 交通系统的完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采访信息汇总表



本文编号:4036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4036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