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渤海湾盆地渤中28-2南油田群鸟足状浅水三角洲识别与沉积演化

发布时间:2018-04-19 11:32

  本文选题:渤海湾盆地 + 渤中坳陷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9期


【摘要】:在区域沉积环境、岩心描述、岩心室内外分析化验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渤海海域中南部晚第三纪沉积模式,通过河流相—曲流河和湖相—三角洲沉积、浅水三角洲沉积特点及相标志与渤中28-2南油田群的实际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渤中28-2南油田群明化镇组下段中部沉积了一套湖相浅水三角洲,浅水三角洲的形状主要以鸟足状浅水三角洲为主,它区别于曲流河沉积,也不同于典型的三角洲沉积。平面上是曲流河沉积向前伸入水下湖相的延伸,仍以河道沉积为主,表现出湖盆面积小、水体浅、能量弱、波浪及岸流作用小、无潮汐作用、湖水密度小等沉积特征。该认识对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re description, analysis of laboratory data, logging data and logging data, combined with the late Tertiary sedimentary model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Bohai Sea, the fluvial facies, meandering river and lacustrine facies delta deposits are adopted.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facies marks of shallow water delta a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ata of the south oilfield group of Bozhong 28-2. It is considered that a set of lacustrine shallow water delta was deposi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member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of Bozhong 28-2 oil field group.The shape of shallow water delta is mainly bird foot shallow water delt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meandering river deposition and typical delta deposition.On the plane, the meandering river deposits extend forward into the underwater lacustrine facies, and the main sedimentary features are river sediment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lake basin area is small, the water body is shallow, the energy is weak, the wave and shore currents are small, there is no tidal action, and the lake water density is small.This understan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oll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fields.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4143)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昭璇 ,黄少敏;西江下游中山冲缺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历史分析[J];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2 项光;;三角洲区:世界勘探活动的重要焦点[J];中国海上油气;1993年02期

3 楼桐茂;;从三角洲的一般特征略论珠江三角洲的几个地貌问题[J];热带地理;1981年01期

4 高善明;对滦河三角洲一些补充和再认识[J];地理学报;1982年04期

5 锅谷淳;邹文;;湖成三角洲和海成三角洲的沉积层序——现代三角洲典型实例的比较研究[J];国外油气勘探;1994年04期

6 刘福寿;现代滦河三角洲发育特征[J];海洋通报;1993年01期

7 刘振夏;现代滦河三角洲的影响因素和沉积物分区[J];黄渤海海洋;1989年04期

8 王玉柱;;镇泾油田长812小层浅水三角洲储层层次特征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2期

9 李从先,陈刚,孙和平;我国南北方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的对比[J];沉积学报;1988年01期

10 马启贵;泥质三角洲的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潜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红霞;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柳庆;整合水系规划的广州南沙三角洲地区城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欢欢;尼日尔三角洲OML64区块沉积微相研究及其砂体刻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于晓晓;现代滦河三角洲末次盛冰期以来层序地层学的初步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王平格;滦河三角洲演变过程及趋势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文乐;大庆油田枝状三角洲储层内部构型沉积模拟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杜伟;东营三角洲—浊积岩体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岳鹏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地质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邢贝贝;北三区西部北块河流—三角洲储层精细解剖及剩余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2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72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