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涪陵页岩气田 + 复杂构造区 ; 参考:《石油物探》2017年04期
【摘要】:压力系数是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综合判别指标。以涪陵焦石坝页岩气藏为例,基于压力偏低系数与高角度裂缝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提出了复杂构造区基于裂缝修正的压力系数预测技术及实现流程。首先利用已知井建立封存型和逸散型压力系数预测模型,然后基于归一化的曲率属性定量表征裂缝密度,建立压力偏低系数预测模型,最后综合考虑地层速度和裂缝密度,实现复杂构造区的压力系数预测。焦石坝三维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压力系数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技术适应性强,预测精度高,在中国南方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勘探区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Abstract]: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a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nt index of shale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Taking Fuling Jiaoshiba shale gas reservoir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high angle fracture density, the prediction technology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of pressure coefficient based on fracture correction in complex structural area are put forward. First, the pressure-coefficient prediction model of sealed and dissipative typ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known wells, then the fracture density is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d based on normalized curvature attribute,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formation velocity and fracture density are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The prediction of pressure coefficient in complex tectonic area is realize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shale gas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Wufeng formation and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ree dimensional Jiaoshiba area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exploration block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stage tectonic movement in souther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P15074)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柱;孟召平;郭锐;林鹤;张宇生;;华南古生界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煤炭学报;2016年10期
2 陈超;屈大鹏;王明飞;苏建龙;;川东南焦石坝地区海相泥页岩含气量预测方法探讨[J];石油物探;2016年04期
3 屈大鹏;陈超;王明飞;苏建龙;;川东南地区基于海相泥页岩地层的压力系数预测——以丁山区块为例[J];物探与化探;2016年02期
4 郭彤楼;;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启示与思考[J];地学前缘;2016年01期
5 郭君宇;王宁;;PS区块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储集能力的影响[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年01期
6 郭旭升;;南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规律——四川盆地及周缘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实践认识[J];地质学报;2014年07期
7 胡东风;张汉荣;倪楷;余光春;;四川盆地东南缘海相页岩气保存条件及其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4年06期
8 周东红;熊晓军;;一种高精度地层压力预测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2期
9 史浩;周东红;吕丁友;;基于有效应力的地层压力预测在渤海BZ1区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年02期
10 郭彤楼;刘若冰;;复杂构造区高演化程度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的启示——以四川盆地东部盆缘JY1井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园新;邓萍;蒋龙聪;;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探讨[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波;刘羽琛;漆富成;王振云;;湘西北地区新元古界陡山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J];岩性油气藏;2017年04期
2 冉琦;陈勇;齐晴;董清源;付柘;;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年04期
3 李金磊;;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7年04期
4 李金磊;李文成;;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页岩脆性指数地震定量预测[J];天然气工业;2017年07期
5 谢军;赵圣贤;石学文;张鉴;;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地质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7年07期
6 翟刚毅;包书景;王玉芳;陈科;王胜建;周志;宋腾;李浩涵;;古隆起边缘成藏模式与湖北宜昌页岩气重大发现[J];地球学报;2017年04期
7 翟刚毅;王玉芳;包书景;郭天旭;周志;陈相霖;王劲铸;;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及前景预测[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8 蒋恕;唐相路;Steve Osborne;Thomas Anderson;;页岩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误辩:以美国、阿根廷和中国典型页岩为例[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9 李卓;姜振学;唐相路;王朋飞;黄璞;王国臻;;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特征及其对孔隙结构的控制[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10 张晓明;石万忠;舒志国;徐壮;王超;袁琪;徐清海;王任;;涪陵地区页岩含气量计算模型及应用[J];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文龙;曾维特;王濡岳;久凯;王哲;孙雅雄;王兴华;;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方法及应用[J];地学前缘;2016年02期
2 梁兴;王高成;徐政语;张介辉;陈志鹏;鲜成钢;鲁慧丽;刘臣;赵春段;熊绍云;;中国南方海相复杂山地页岩气储层甜点综合评价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6年01期
3 陈超;刘韵;王明飞;周卓铸;;焦石坝地区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技术及对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4 郭彤楼;;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启示与思考[J];地学前缘;2016年01期
5 邹才能;杨智;朱如凯;张国生;侯连华;吴松涛;陶士振;袁选俊;董大忠;王玉满;王岚;黄金亮;王淑芳;;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J];地质学报;2015年06期
6 李金磊;尹正武;;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地震定量预测方法[J];石油物探;2015年03期
7 郭旭升;尹正武;李金磊;;海相页岩含气量地震定量预测技术及其应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01期
8 孟召平;郭彦省;刘尉;;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及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9 张士万;孟志勇;郭战峰;张梦吟;韩驰宇;;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4年12期
10 尹正武;陈超;彭嫦姿;;拟声波反演技术在优质泥页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焦石坝页岩气田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伟;王建波;刘帅;王昆;周依南;;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储层测井识别[J];天然气工业;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松才;焦石坝工区的“井保姆”[N];中国石化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马玲 通讯员 戴莹 胡永杰;让焦石坝小镇山更青水更秀[N];中国石化报;2014年
3 卫然 李双明 宗钢;焦石坝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3年
4 胡玲梅 杜婷 记者 廖晓生;抚河焦石坝除险加固工程验收竣工[N];南昌日报;2010年
5 袁世文;焦石山歌唱出大山[N];重庆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俞国明 徐徐 王孝祥 王刚毅;从理念倡导到低碳实践[N];中国石化报;2014年
,本文编号:182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2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