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苏丹FNE油田蒸汽驱先导试验区油藏工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29 18:55
【摘要】:FNE油田于2010年投入开发,前期采用天然能量开采,实施蒸汽吞吐后,平均日产量达天然能量生产的2~3倍。由于蒸汽吞吐效果明显,甲方决定对热采作业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展蒸汽驱先导试验。本文从油田地质特征、油田开发特征、油藏工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开展蒸汽驱先导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通过综合地质研究,认为FNE油田稠油油层的主力油层是Bentiu1层,为底水构造油藏,并从地层特征及层组划分、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类比辽河油田齐40区块、曙175块的开发效果,结合国内外热采标准,初步认为FNE油田适合蒸汽驱,确立了蒸汽试验区的选取原则,选择了试验区和试验井组,通过建立数值模型,优化了注汽参数,完成了试验井组的油藏工程方案优选。
[Abstract]:FNE oilfield was put into development in 2010. In the early stage, natural energy was exploited. After steam huff and puff, the average daily output was 2 ~ 3 times that of natural energy production. Due to the obvious effect of steam huff and puff, Party A decided to conduc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rmal recovery operation and carry out pilot test of steam drive. In this paper, the pilot test of steam drive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from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il fie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reservoir engineering desig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tud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reservoir of heavy oil reservoir in FNE oilfield is Bentiu1 layer, which is a bottom water structural reservoir.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vision of formation group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By ana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Block Qi40 and Block Shu 175 in Liaohe Oilfield, combined with the thermal recovery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preliminarily considered that FNE oilfield is suitable for steam flooding, a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steam test area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est area and test well group are selected. By establishing a numerical model, the steam injectio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and the reservoir engineering scheme of the test well group is optimiz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C.Hong,赵炜,张剑君;蒸汽驱的工程技术新进展[J];国外油田工程;2000年01期

2 MaxS.Juprasertetal.,张梅,刘平德,周润才;利用碳同位素的特征来预测蒸汽驱的动态[J];国外油田工程;2000年11期

3 安九泉;齐40块蒸汽驱配套工艺[J];石油钻采工艺;2004年S1期

4 刘斌;齐40断块蒸汽驱试验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5年01期

5 王中元;;齐40块蒸汽驱蒸汽波及规律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年04期

6 张义堂;李秀峦;张霞;;稠油蒸汽驱方案设计及跟踪调整四项基本准则[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6期

7 赵洪岩;;蒸汽驱动态调控方法探讨[J];特种油气藏;2008年06期

8 赵洪岩;;辽河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S1期

9 陈加华;覃青松;;齐40块蒸汽驱11井组开发后期间歇注汽研究与试验[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2期

10 牛雅丹;;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地面建设研究[J];科技传播;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士清;杨靖;张金红;;沙三段油层水淹规律及其对蒸汽驱开发的影响[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破解地层压力低难题 完善蒸汽驱开发方 式辽河过油层深抽技术提升稠油蒸汽驱采注比[A];中国石油石化数字管道信息化建设论坛暨燃气管网安全、经济、运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侯君;程林松;房宝才;哈斯;;稀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以大庆葡北油田三断块为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武继辉;邹晓霞;刘琳波;;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A];胜利南区稠油开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新委;;小洼油田蒸汽驱高温长效隔热技术研究应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于森;齐40蒸汽驱地面建设工程开工[N];盘锦日报;2006年

2 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宋兴旭;辽河齐40块转蒸汽驱规模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王志田邋通讯员 常郦 庄志;蒸汽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好[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二类稠油蒸汽驱技术获多项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贾新青 薄纯志 郑昕;胜利孤岛首个蒸汽驱试验田增油万吨[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齐40蒸汽驱节约成本逾亿元[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任厚毅;胜利稠油蒸汽驱项目“出龙”[N];中国石化报;2013年

8 李海鹰;打造化学蒸汽驱样板[N];中国石化报;2013年

9 特约记者 苏斌;安全管理如何跟进技术升级?[N];中国石油报;2014年

10 刘军;齐40块年产有望突破50万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生健;齐40块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范英才;蒸汽驱动态预测方法和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贺永利;辽河小洼油田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弦;中深层稠油油藏改善蒸汽驱效果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李莉;重水淹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克拉玛依油田某区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驱实践[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刘万勇;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与蒸汽驱联合开采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李勇;苏丹FNE油田蒸汽驱先导试验区油藏工程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魏若飞;洼38块特稠油蒸汽驱配套技术及外扩方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孙振宇;洼59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张弦;齐40区块蒸汽驱室内模拟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丁新;齐40块分层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张兴文;齐40块蒸汽驱综合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王丹霞;稠油蒸汽驱开发动态评价方法及算法实现[D];长江大学;2014年

10 邵帅;齐40块稠油蒸汽驱防砂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153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53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