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HQ油藏烟道气驱固相沉积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9:48
【摘要】:HQ油藏储层平均孔隙度17.82%,渗透率57.81mD,地层温度42℃,沥青质含量15.56%。该油藏地层温度低、胶质含量高又属于中低渗油藏,在注气开发过程中容易导致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析出,堵塞孔隙,增大流动阻力,从而影响生产。本文在充分调研烟道气驱油提高采收率及固相沉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论证,取得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建立激光法测试黑油固相沉积点测试装置及方法,掌握了获取烟道气驱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及注气过程中固相沉积点。注入烟道气能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物性参数增加其流动性;注入气主要抽提原油中的轻组分,导致原油密度越来越大,随注入气量增大,固相析出压力随之增加,固相沉积点(AOP)均高于泡点2~4MPa。(2)建立气驱油多级接触固相沉积测试方法,系统测试了目前地层条件烟道气与地层原油组成及固相沉积量变化规律:随着烟道气与地层原油接触次数增加,固相沉积析出量逐渐增大,当接触13次后固相析出量达到最大值2.5mg/ml;烟道气中CO2以降粘作用为主、N2以保持地层压力、驱替作用为主;烟道气与地层原油多级接触主要抽提地层原油中间烃组分C2~C6,当地层原油与烟道气接触13次后,原油溶解固相能力与其固相含量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推测实际注气过程中固相沉积主要析出于气—油过渡带后缘,对气驱前缘影响不大。(3)采用并联笼统注气方式,评价了烟道气驱气水交替驱动用低渗砾岩储层的影响规律,优选合适气水比,探索固相沉积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水驱低渗管砾岩储层储量动用程度较低,4组长岩心实验水驱采收率32.44-34.91%之间,平均值33.39%;水气交替驱可大幅度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水交替驱的总采收率为54.45%~60.04%,平均值56.83%;水气交替驱对低渗砾岩储层的储量动用程度有利,与水驱比较,平均提高采收率23.44%;气水比1:1、水段塞0.1HCPV时驱油效果最优,采收率达到了 60.04%。因此,决定水气交替驱效果的关键在于低渗层储量动用,气水比1:1最优。注气前后砾岩储层物性变化较大。
【图文】:

HQ油藏烟道气驱固相沉积实验研究


图2-5石油沥青质的综合芳烃环化学推断结构逡逑

HQ油藏烟道气驱固相沉积实验研究


图2-6沥青质胶束溶液[54]逡逑沥青质沉积另一种观点是所谓分子溶液理论,它将沥青质视为固相溶质,除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坤;杨胜来;刘盼;;原油沥青质初始沉淀压力测定与模型化计算[J];断块油气田;2014年06期

2 高绍琨;顾辉亮;薛元真;高安邦;岳小华;;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3期

3 齐安炜;;葡北油田烟道气吞吐增产技术试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21期

4 王锦昌;杜建芬;曾铮;郭平;袁立鹤;;二氧化碳含量对天然气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年03期

5 孙忠新;;CO_2驱替下沥青质沉积实验研究[J];油田化学;2010年04期

6 龚智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烟道气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前景[J];价值工程;2010年33期

7 李兆敏;王勇;李宾飞;陶磊;杨建平;;烟道气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J];特种油气藏;2010年05期

8 王友启;周梅;聂俊;;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断块油气田;2010年05期

9 唐蜜;杜建芬;;多孔介质对原油泡点影响的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江涛;杜建芬;郭平;王仲林;孙玉凯;刘滨;;注气对轻油油藏流体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金权;烟道气回注油藏可行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2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2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