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的变化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阀的开度越小,对环状流结构影响越大,并容易导致环状流失稳。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
【关键词】: 油水环状流 球阀 VOF 开度 数值模拟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653)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4291436202)
【分类号】:TE97
【正文快照】: 1前言油水环状流运输具有运行阻力小、长途运输节能等优点,是高粘度石油管道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Russell等首先进行了油水环状流实验研究[1],之后很多研究人员对油水环状流进行研究。Grassi、Bentwich等进行了环状流流动参数范围、压力差特征、界面结构等方面的研究[2,3];Ji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勤伟;丁无极;陈海云;罗利佳;包士毅;高增梁;;基于背压修正的安全阀排量精确计算方法[J];压力容器;2015年06期
2 敬加强;孙杰;赵红艳;段念;周怡诺;徐全新;;稠油流动边界层水基泡沫减阻模拟[J];化工学报;2014年11期
3 杨佳;刘寿康;;乳胶基质水环输送的机理研究[J];矿冶工程;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帆;;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研究[J];流体机械;2016年11期
2 倪世丰;罗颖;伍来智;魏兴乔;;新型船用钛合金球阀的设计与研制[J];流体机械;2016年08期
3 李鑫;查正清;臧怀壮;迟洪鹏;田丰;;地下矿用乳化炸药混装车的安全设计与现场应用[J];工程爆破;2015年06期
4 李鑫;查正清;龚兵;任斌;;BGRIMM炸药现场混装技术新进展[J];有色金属工程;2015年03期
5 赵红艳;敬加强;;探析环状流研究现状与进展[J];石化技术;2015年02期
6 彭宁;邱朝阳;吴晓梦;;现场混装乳化炸药配方对基质密度的影响分析[J];矿冶工程;2014年01期
7 安振伟;周桂松;刘涛;张小勇;陈曦;;井下装药车物理敏化装药的可行性分析[J];爆破;2013年03期
8 孙晓东;蒋文斌;李大财;;混装乳化炸药车在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J];煤矿爆破;2013年02期
9 敬加强;代科敏;李业;明亮;汤皓;;水基泡沫降低稠油流动阻力的新思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艺;马中强;张生昌;邓鸿英;;高浓度固液两相球阀开启压差特性分析[J];流体机械;2014年12期
2 张涛;朱晓军;彭飞;闵少松;;近壁面处理对湍流数值计算的影响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敬加强;李业;代科敏;肖飞;檀家桐;;一种高稳定性水基泡沫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油田化学;2013年03期
4 敬加强;代科敏;李业;明亮;汤皓;;水基泡沫降低稠油流动阻力的新思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李兆敏;李冉;史江恒;安志波;;泡沫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Ⅰ)——起泡剂及泡沫流体在井筒中的应用[J];油田化学;2012年04期
6 高婷;刘明;;稠油超稠油管道输送降粘方法研究现状[J];辽宁化工;2012年07期
7 张福坤;吴长春;左丽丽;;输气管道水力摩阻因数计算[J];油气储运;2010年03期
8 段林林;敬加强;周艳杰;王金柱;;稠油降黏集输方法综述[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年05期
9 陈殿京;刘殿坤;董海波;王学彬;;安全阀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流体机械;2008年10期
10 顾汉洋;郭烈锦;;水平和倾斜管内气液分层流界面稳定性(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通;任桂蓉;赵容怀;;非环状流气井两相流机理模型[J];岩性油气藏;2013年06期
2 宋鹏举;周德胜;魏巍;;垂直管中向上气液两相环状流主要参数计算方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胡志华,吴浩江,钱焕群,周芳德;水平及倾斜管内间歇流向环状流转变的研究[J];油气储运;2001年01期
4 黄间珍;何奎;汪双凤;;微小T型三通中弹环状流的相分配实验与理论建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10期
5 周云龙;何小斌;;上升管内环状流含液体积分数与压降预测模型[J];化学工程;2010年06期
6 焦波;杨东宇;;基于查询表的环状流初始携带份额分析计算[J];化工学报;2014年08期
7 李玉星,冯叔初;环状流液膜形成机理及流型转化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8 毛伟,张绍槐,梁政;垂直向上环状流特性参数预测模型[J];钻采工艺;2000年02期
9 梁法春;曹学文;王栋;林宗虎;;预测水平管气液两相环状流液膜分布的简化模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3期
10 郭雪岩,林载祁,林纪方;蒸汽喷射升液的管内蒸发[J];化工学报;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健;许晶禹;陈小平;高梦忱;黄玉彤;;垂直管道内油-水两相环状流的流动特征[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宏;油气润滑水平管内环状流流动特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2 王跃飞;油气环状流流动和润滑性能的实验与仿真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3 赵玉琦;基于科氏流量计的环状流测量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926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2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