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CT成像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风城组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CT成像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风城组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CT三维成像 致密油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玛湖西斜坡 准噶尔盆地
【摘要】:二叠系下统风城组为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致密油主力产层。基于CT成像的三维高精度储层表征、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方法,分析风城组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选取并制备直径为65μm的CT实验样品进行纳米尺度扫描,构建纳米级孔隙三维结构模型,分析不同深度样品物性特征,以及孔喉大小、形态、空间分布和连通性。结果表明:在微米尺度下,实验样品孔喉大小差异大,半径为2~50μm,呈孤立状或条带状分布于粒间或粒内,数量少但占孔隙体积大;在纳米尺度下,样品孔喉半径为0.05~0.30μm,纳米级孔隙数量增多,呈管状或球状分布于矿物颗粒(晶体)内部或表面,纳米级球状微孔连通性较差,三维空间呈孤立状,多作为储集空间;计算样品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结果接近。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致密油储层进一步勘探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CT三维成像 致密油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玛湖西斜坡 准噶尔盆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4)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致密油勘探开发引起广泛关注,它与常规油气藏不同,主要表现在油气储集空间微观结构方面,人们对致密油的研究已从微米级扩展到纳米级[1-4]。致密油储层岩性主要为致密砂岩、致密灰岩和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性能差;孔喉以纳米级为主,连通复杂[5]。中国致密油藏以陆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继渝;风成城地区风城组岩矿及储层特征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5年03期
2 王卓飞,常秋生,白新民;风城地区风城组储层及潜在敏感性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刘敏;张顺存;孔玉华;史基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研究[J];新疆地质;2013年03期
4 尤兴弟;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沉积相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6年01期
5 宫博识;文华国;李丛林;王亮;郑荣才;祁利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风城组沉积环境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4年02期
6 易远元;毛丹凤;武赛军;董文波;韩宝;;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工区克81井区风城组火山岩圈闭识别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7 何园;张天翔;袁峰;蔡卓林;;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储层压裂改造实践[J];新疆石油科技;2010年03期
8 王俊怀;刘英辉;万策;朱筱敏;王小军;葛家旺;张昕;;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9 刘英辉;朱筱敏;朱茂;廖宗宝;王小军;王俊怀;;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4年04期
10 孙玉善;白新民;桑洪;罗新霞;刘新年;;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生储系统分析: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早二叠世风城组为例[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鸾沣;曹剑;王绪龙;唐勇;阿布力米提;胡文tD;;准噶尔盆地风城组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海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喷流岩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宜勤;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类特征与成因及储层控制因素[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斌;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盐类矿物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宫博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湖相云质岩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潘晓添;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湖相热液白云岩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阮彪;新疆油田乌夏地区二叠系地层岩石特性及钻井提速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李连民;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区南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927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2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