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抽沙平台、输沙管道的固定和移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8:47

  本文关键词:抽沙平台、输沙管道的固定和移动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固定 移动 输沙管道 抽沙平台 小浪底库区


【摘要】:抽沙平台、输沙管道的固定与移动技术是高含沙水流远距离管道输送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和现场试验,抽沙平台采用在船体四角抛铅丝笼的方法固定,通过调整4根连接铅丝笼和抽沙平台的钢丝绳来实现平台的短距离移动,长距离移动则采取提出铅丝笼重新固定抽沙平台的办法;输沙管道采用每隔100 m固定一处的方法,每个固定点包含10个质量为50 kg的沙袋,相邻两个固定点的沙袋分别抛在管道两侧,输沙管道的移动受天气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长度进行分段移动。
【作者单位】: 河南黄河河务局科技处;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封水上抢险队;
【关键词】固定 移动 输沙管道 抽沙平台 小浪底库区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63)
【分类号】:TV67
【正文快照】: 小浪底水库的泥沙淤积严重影响了有效库容[1-2],为探索减缓小浪底水库淤积的途径,河南黄河河务局开展了高含沙水流远距离管道输送技术试验研究。小浪底库区水面广、风力大,为保障输沙试验的安全、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有效地解决抽沙平台和输沙管道在库区的固定和移动问题。1试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勇,李青山,杨芳,李兴春,张华鹏,李鱼;洪水输沙对洪泛区湿地影响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11期

2 李长海,董永全,李玉东,裴明胜;吸泥船单泵远距离输沙试验分析[J];排灌机械;2000年03期

3 郑万勇,吴韵侠;多级调压远距离输沙技术应用与研究[J];人民黄河;2004年10期

4 石伟,王光谦;黄河下游最经济输沙水量及其估算[J];泥沙研究;2003年05期

5 岳德军,侯素珍,,赵业安,潘贤娣;黄河下游输沙水量研究[J];人民黄河;1996年08期

6 郑万勇,吴韵侠;多级调压箱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倪晋仁,刘小勇,李天宏,赵业安,金玲;黄河下游洪水输沙效率及其调控[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4年S1期

8 赖佩英;安徽山区河流的年输沙模初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9 李国繁,吕锐捷;远距离输沙淤背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1年05期

10 侯杰,邱秀云,周著;悬板区流场特性及其对输沙的影响[J];泥沙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宇;陈俊杰;;束水输沙调流船在黄河下游应用的试验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齐璞;孙赞盈;;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可大量节省输沙用水量[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3 魏剑宏;;嘉、汉入黄“输沙入海”从规律上解决黄河下游泥沙堆积性环境风险[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论坛文集[C];2008年

4 周小迟;曹志先;;悬移质含沙量恢复饱和距离的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齐璞;;论调水调沙与束水攻沙[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淑红 杨红梅;几种高效机淤固堤施工方法[N];黄河报;2009年

2 刘自国 徐刚;黄河下游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取得进展[N];黄河报;2006年

3 齐璞 于强生 彭红;实现河床不抬高的关键措施探讨[N];黄河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锐捷;黄河下游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惠康;加压液化输沙技术在“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中应用的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0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00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