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土石坝的流固耦合渗流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8:08

  本文关键词:土石坝的流固耦合渗流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石坝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分析 ADINA软件


【摘要】:土石坝是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结构简单的一种坝型;坝体竣工蓄水后,渗流场与应力场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一种机制,这种相互耦合的作用使得坝体的渗流场及应力场发生重新分布,从而对大坝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将重心从渗流分析与应力分析分开计算转移到了渗流与应力的耦合分析计算上,因此,在土石坝研究过程中,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大型通用软件ADINA对土石坝的渗流计算、应力计算以及渗流场-应力场耦合计算开展了如下工作:(1)对土石坝的渗流分析理论进行概述,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对渗流分析方法、渗流有限元分析计算原理、基本微分方程推导等作了总结介绍。(2)对ADINA软件简单的介绍,对比温度场与渗流场的相似性,采用有限元法提出土石坝渗流的计算模拟。列举均质坝、心墙坝渗流算例在ADINA软件热分析模块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并通过Geo-studio软件的渗流模拟进行验证,得出结论:ADINA软件的热分析模块能进行土石坝渗流的计算,为后续的工程实例渗流计算打下基础。(3)土石坝应力应变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介绍,利用ADINA软件实现邓肯-张E-B模型的二次开发,列举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算例在ADINA软件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解决了ADINA软件本身不具备的邓肯-张模型问题。(4)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建立较为合理的两场耦合有限元计算数学模型,采用间接耦合的方法加之利用渗流、应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具体工程实例——大麦沟黏土心墙土坝工程进行双场耦合迭代计算,并进行不耦合结果与耦合结果的对比分析。由此得出,双场耦合对土石坝的渗流及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不可忽略两场耦合的作用。
【关键词】:土石坝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分析 ADINA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641;TV22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论文选题研究背景10-12
  • 1.2 国内外渗流力学理论分析研究现状12-17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20
  • 第二章 土石坝渗流分析理论基础20-34
  • 2.1 渗流的基础理论20-23
  • 2.2 渗流分析方法23-25
  • 2.3 渗流分析有限元计算原理25-31
  • 2.4 渗流有限元分析步骤31-32
  • 2.5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基于ADINA-T模块的渗流分析方法34-46
  • 3.1 ADINA软件简介34-35
  • 3.2 ADINA软件温度场分析理论35-38
  • 3.3 土石坝浸润线的求解38-39
  • 3.4 基于ADINA-T模块的土石坝二维稳定渗流算例39-44
  • 3.5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土石坝应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46-62
  • 4.1 土体的变形特性46
  • 4.2 土体本构模型46-51
  • 4.3 土体屈服准则51-52
  • 4.4 土体非线性有限元解法52-53
  • 4.5 土石坝的竣工期及蓄水期模拟53-60
  • 4.6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土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分析62-78
  • 5.1 耦合理论探究62-63
  • 5.2 渗流场与应力场之间相互作用原理63-66
  • 5.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66-68
  • 5.4 基于ADINA的双场耦合的工程应用分析68
  • 5.5 双场耦合工程实例解析68-77
  • 5.6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结论78-79
  • 6.2 展望79-80
  • 致谢80-82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82-84
  • 参考文献84-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昭;土石坝设计应重视工程实践经验[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5年02期

2 李天科;刘斌;李君;周建;张春富;;土石坝老化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3 张胜东;;浅谈土石坝设计若干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6期

4 ;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堤防及土石坝工程自动监测和安全评价系统》通过验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S1期

5 李芳敏;刘海秋;;浅谈土石坝的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6期

6 田川;李巍;;土石坝溃坝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7 李广森;;土石坝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1年03期

8 黄少文;;公路边坡与土石坝浅述[J];广东建材;2011年03期

9 曹国庆;孙兰凤;;小型土石坝工程除险问题探讨[J];水利天地;2011年08期

10 孟红;;土石坝设计中的接合部位的处理[J];科技创业家;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珍;;编后语——总结经验,取精用弘,提高土石坝工程技术水平[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姚立军;;病险土石坝整治问题的方法探讨[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超;陈立秋;张殿双;胡顺志;郑军;;土石坝工程基础处理设计[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4 黄铭;刘俊;;土石坝填筑期实测沉降的因果监测模型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张麟;高玉峰;;土石坝二维地震反应有限元计算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杨少俊;杨朝娜;;土石坝溃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A];2011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新技术应用专刊[C];2011年

7 杨朝娜;杨少俊;;土石坝溃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A];2012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技术专刊[C];2012年

8 杨少俊;杨朝娜;;土石坝溃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A];2012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技术专刊[C];2012年

9 蒋国澄;;特殊土石坝材料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郦能惠;沈珠江;;土石坝工程研究新进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 李君纯 盛金保;国外土石坝应对强地震的经验[N];中国水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志杰 赵洪涛;乐在水利勤耕耘[N];中国水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土石坝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葛巍;土石坝施工与运行风险综合评价[D];郑州大学;2016年

3 李永强;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分析及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4 田景元;土石坝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及相关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黄红女;土石坝安全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6 李湛;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及抗震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程嵩;土石坝地震动输入机制与变形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8 李宗坤;土石坝结构性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周江平;土石坝抗滑稳定性与砂层地基液化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阮光雄;土工结构有限单元法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玉成;土石坝健康诊断理论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覃红玲;土石坝的流固耦合渗流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兴芳;基于可靠度的土石坝风险分析及维修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栾艳;土石坝渗透规律与渗漏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胜群;病险土石坝渗透规律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欧阳君;土石坝结构稳定的静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树枫;土石坝老化病害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韩瑞芳;土石坝模糊风险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9 牛效辉;土石坝断面优化设计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10 田强;土石坝动力参数的反演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6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26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