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西南地区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特征研究 ——基于百度指数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9 06:15
  随着信息化时代、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品牌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成为信息化、80、90、00后新生代旅游的主战场。网络重塑旅游发展格局,加大旅游市场整合力度,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将成为最深度的线上旅游消费国家。旅游作为线上生活的对应面,逐渐成为新生代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对5A级旅游景区的需求正向短时间、多频次、生活化、小度假、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将进一步刚需化。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所有5A级旅游景区产品共同的竞争对象和战略制高点。本文基于西南地区38个5A级旅游景区,利用百度指数平台,获取2014~2018年西南地区38个5A级旅游景区的日网络关注度,利用数理统计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对西南地区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偏好特征进行分析;借助凝视理论、吸引力法则、旅游行为相关理论、3D分析法对西南地区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2014~2018年西南地区38个5A级旅游景区的日网络关注度数据,对西南地区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周时段网络关注度呈...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互联网对旅游者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网络营销逐渐趋热
        1.1.2 智慧旅游助推旅游业提质增效,网络关注度有效缓解景区供需矛盾
        1.1.3 国家顶层大力支持智慧旅游的发展
        1.1.4 西南地区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研究鲜有报道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
        1.5.1 研究难点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
    1.6 研究区概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A级旅游景区研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网络关注度研究
        2.2.1 国外网络关注度研究现状
        2.2.2 国内网络关注度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旅游偏好理论
    3.2 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
        3.2.1 机会组合模型
        3.2.2 行为模型—克朗普顿模型
    3.3 传播地理学理论
    3.4 凝视理论
    3.5 吸引力法则
    3.6 核心—边缘理论
第4章 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
    4.1 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特征
        4.1.1 周时段网络关注度特征分析
        4.1.2 月时段网络关注度特征分析
        4.1.3 年度网络关注度特征分析
        4.1.4 黄金周网络关注度特征分析
        4.1.5 景区关注度区域分布特征
    4.2 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特征
        4.2.1 评价方法
        4.2.2 空间分布形态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2.4 空间分布变化
第5章 景区网络关注度旅游偏好研究
    5.1 不同类型景区旅游偏好时间分析
    5.2 景区旅游偏好空间特征分析
    5.3 景区客源市场旅游偏好分析
第6章 网络关注度分布影响因素
    6.1 感知环境
        6.1.1 气候因素
        6.1.2 景区知名度
        6.1.3 空间距离
    6.2 闲暇时间
    6.3 经济实力
    6.4 旅游偏好
    6.5 互联网发展水平
    6.6 经济联系
    6.7 距离、密度、分割
        6.7.1 距离:影响空间效率
        6.7.2 密度:景区密度与景点密度
        6.7.3 分割:行政主体边界的开放程度与通行成本
第7章 相关建议
    7.1 政府方面
        7.1.1 发挥政府引领保障作用,助推景区提质增效
        7.1.2 实施惠民便民举措,激发大众二次消费潜力
    7.2 景区方面
        7.2.1 以“三层”联动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2.2 以季节差异为基础,因时制定营销策略
        7.2.3 以旅游偏好为突破口,创新旅游开发模式
        7.2.4 以风险评估为前提,提升旅游品质
        7.2.5 以“类中介”旅游人群为新视角,实现服务主体全覆盖
    7.3 游客方面
        7.3.1 与时俱进,迎接旅游市场的新变化
        7.3.2 提升生活品质,加快旅游融入生活的步伐
        7.3.3 保护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8章 结论和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405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405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