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六硼化镧场发射电子枪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0:46
【摘要】:电子枪作为电子显微镜、X射线管等微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工业探伤、医疗成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热发射阴极,场发射阴极具有无需加热、电流密度高、开关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利用场发射阴极,设计并研制一种具有小体积、低功耗、大电流密度、小焦点的场发射电子枪,对提高移动便携式微检测设备的性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OPERA-3D计算机模拟软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单晶LaB_6场发射阴极作为电子源的、可用于移动便携式微检测设备的场发射电子枪。在制备完成后,本文还对单晶LaB_6场发射阴极和场发射电子枪进行了场发射性能测试。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设计的LaB_6场发射电子枪,包含阴极、栅极、聚焦极和阳极四个主电极结构。其中,栅极、聚焦极和阳极构成一个膜孔透镜,通过调节聚焦极的电位和孔径,能有效调节LaB_6场发射电子枪的阳极束斑尺寸。利用OPERA-3D软件对LaB_6场发射电子枪进行模拟,最终得到一组满足本文设计要求的电子枪结构参数。当栅极孔下直径为4mm,上直径为6mm,电压为1350V;聚焦极孔下直径为7mm,上直径为5mm,电压为0V;阳极距聚焦极上表面4mm,电压为30000V时,LaB_6场发射电子枪的理论阳极电流为14.1μA,理论阳极电子束斑直径为0.3mm。(2)采用电火花线切割辅助直流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单晶LaB_6场发射阴极,并对制备完成后的阴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腐蚀液为浓盐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1:30:30(体积比),腐蚀电流为100mA,腐蚀时间为40min时,可以获得表面形貌良好的单晶LaB_6场发射阴极。经场发射性能测试,阴极的开启电压为850V,符合实际应用要求;在阳极电压为1350V,阴极与阳极间距为0.18mm时,阴极发射电流为45.5μA,且满足场致电子发射F-N曲线所述规律。(3)根据OPERA-3D软件的模拟结果对LaB_6场发射电子枪的各个电极和零件进行了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最终,经过对该电子枪进行测试,本文获得了一种阳极发射电流为13.2μA,阳极束斑直径为0.4mm的LaB_6场发射电子枪。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6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得天;张虎忠;冯焱;成永军;;用于真空测量的场发射阴极制备及研究进展[J];真空与低温;2013年01期

2 李晓川;杨德清;陈尔纲;;电解槽模拟研究场发射枪尖端的电子光学特性[J];电子显微学报;1988年04期

3 姜祥祺,杨锡良,徐辉;YBa_2Cu_3O_(7-x)/W和Y_2O_3/W热场发射阴极研究[J];电子学报;1989年06期

4 陈善亮;应鹏展;尉国栋;杨为佑;;柔性场发射阴极材料[J];化学进展;2015年09期

5 贾正根;场发射阴极特性[J];真空电子技术;1994年02期

6 李琼,袁美英,汤世豪,徐静芳,付勇,张锻,吴俊雷;硅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造和性能[J];微细加工技术;1993年03期

7 冯涛,柳襄怀,王曦,李琼,徐静芳,诸玉坤;涂布法制备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及其性能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2年04期

8 李翔;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工艺及进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9 富笑男,李新建;硅基场发射阴极材料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03期

10 崔云康;张晓兵;雷威;王琦龙;狄云松;李驰;陈静;;大电流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祥祺;加藤隆男;;氮化钽场发射阴极的制作及其特性的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科技进步奖(1994-2000)得奖人员论文集[C];2000年

2 谢信能;李佛俊;李文恩;;低压扫描电镜的场发射阴极组件[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3 周雪东;张宇宁;孙莹;雷威;张晓兵;;最佳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阵列密度的研究[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李春;元光;袁光军;郭强;陈龙;刘玉芳;;纳米锥阵列场发射阴极模拟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钟定永;刘双;王恩哥;;大面积定向碳氮纳米管场发射阴极[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朱长纯;刘卫华;;纳米场发射阴极及其在FED中的应用[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佘峻聪;黄一峰;王伟良;邓少芝;许宁生;;硅微尖锥场发射阴极的微纳加工工艺及性能优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董长昆;;应用电泳技术制备场发射阴极等碳纳米管器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柯春和;李兴辉;;平板CRT的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10 杨为佑;;SiC柔性场发射阴极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其电子发射特性[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3年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鲁占灵;纳米非晶碳膜制备及其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增美;薄膜场发射阴极[D];清华大学;2007年

3 姜卫粉;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与场发射、湿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翟春雪;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温庆波;硼掺杂碳纳米管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善亮;SiC柔性场发射阴极材料制备与精细调控及其电子发射特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祁康成;六硼化镧场发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敦涛;六硼化镧场发射电子枪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林墨丹;单晶六硼化镧场发射阵列阴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郑磊;尖锥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稳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王小菊;场发射阴极的计算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刚;六硼化镧场发射阴极阵列的制备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曹章轶;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制备及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葛延槟;Spindt型场发射阴极阵列中过渡和保护层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赵琳;碳纳米管薄膜场发射阴极制备及对其提高场发射性能的优化处理[D];浙江大学;2013年

9 崔娜娜;用作OLED场发射阴极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李晓燕;钛基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制备及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6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76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