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拓扑材料单晶生长及物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8:12
【摘要】:近十几年,拓扑电子材料的发展经历了繁荣的时期,已经成为了凝聚态物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以及其他多种新型拓扑物态的发现及研究,开辟了在固体材料中寻找奇异费米子的新领域。目前,对于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理论预言-材料制备-实验验证的模式,其中,单晶生长成为了材料制备环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本文中,通过结合单晶生长、物理性质测量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等测量手段,对几种新的拓扑电子材料的物相结构、电学和磁学输运性质以及电子能带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研究成果:1.发现了新的类狄拉克半金属的材料EuMnSb_2,并成功制备了其单晶样品。通过研究发现,不同于EuMnBi_2以及其他AMnPn_2(A=Ca,Sr or Ba,Pn=Sb,Bi)等狄拉克半金属候选材料中存在的Sb或Bi四方格子层,EuMnSb_2中的Sb形成的是zig-zag畸变的正交格子。比热及磁性测量显示在~20 K存在一个A型反铁磁相变。电阻测量显示在~25 K附近出现宽峰,并且随着外磁场增加,宽峰被压制并向高温移动。磁阻测量显示不同于其他AMnPn_2家族的材料,EuMnSb_2在很宽的温区内表现为巨大的负磁阻率,在温度为2 K,外磁场为9 T的条件下可达-95%。我们的实验测量虽然没有给出EuMnSb_2狄拉克半金属的实验证据,但为研究材料中电荷和自旋之间的关联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对象。2.生长出了高质量的TiB_2单晶材料,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认。借助ARPES,系统测量了TiB_2的电子能带结构信息。发现在布里渊区内互为直角的k_z=0以及k_x=0两个平面上,存在两种节点环形的费米面。这两种节点环结构沿着(38)-K方向相互连接,形成节点链型的费米面结构。此外,测量的到了其(001)面上由Ti-和B-截止面组成的共同表面态,这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给出了狄拉克型表面态存在的实验证据。TiB_2中的表面态不同于常规的节点线材料中出现的鼓膜型的表面态,而是狄拉克型的表面态,这丰富了拓扑电子物态的构成。3.成功生长了高质量的KHgSb、ZrSiS和EuCd_2As_2等单晶材料,对其晶体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测量,并利用ARPES对其电子能带结构进行了测量。证明了在拓扑晶体绝缘体KHgSb单晶材料中存在“沙漏费米子”这一奇特的表面态;证明了在ZrSiS的体态能带中不仅存在的节点线型电子结构,而且还存在节点面型的电子结构;证明了在EuCd_2As_2材料的顺磁态中,由于强铁磁自旋涨落诱导下能带发生劈裂,从而导致外尔锥能带结构的形成。这些工作拓宽了人们对于新型拓扑电子态的认识。如今,拓扑材料以及拓扑物态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新的篇章,“固体宇宙”概念的提出和“拓扑词典”的建立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69
【图文】:

示意图,霍尔效应,量子,自旋


旋霍尔效应示意图。红色和蓝色小球表示不同运动方向的电子。。图片来自文献[7]。hematic picture of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Red and Blue ballhannels with different flowing orietations. Arrows are spin direce different conductance chennals. Figure comes from refereces[7].中测量到的表面态。白色直线为体态能带的投影,红色虚

示意图,表面态,霍尔效应,自旋


.自旋霍尔效应示意图。红色和蓝色小球表示不同运动方向的电子。箭向。图片来自文献[7]。Schematic picture of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Red and Blue balls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flowing orietations. Arrows are spin directio the different conductance chennals. Figure comes from refereces[7].

绝缘体,拓扑,能带结构,材料


拓扑材料单晶生长及物性研究紧接着,D. Hsieh 等人在 Bi1-xSbx合金中观测到了含有狄拉克型表面态的绝缘体态,如图 1.2 所示,在体能带的能隙中,清晰地测量到了表面态,这扑绝缘体的一个重要特征[13]。但是由于 Bi1-xSbx合金晶体中可能存在的由于导致的无序行为,且本身能带比较复杂,并不是理想的实验测量对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朝阳,唐鼎元,王元康,邱闽旺,黄艺东,罗遵度;Nd~(3+)和Yb~(3+)掺杂的KGd(WO_4)_2单晶生长[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S1期

2 孙连科;马世刚;;单晶生长自动控制技术与方法[J];激光与红外;1987年04期

3 佘思明;成钧;;重掺Sb的Si单晶生长过程中熔体内Sb浓度变化规律[J];金属学报;1987年03期

4 从征;;InP单晶生长新工艺[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8年09期

5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8年08期

6 袁多荣,刘希玲;过氯酸铵(AP)大单晶生长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8年02期

7 林革,景玉梅,黄锡珉;碲化镉单晶生长和缺陷研究[J];人工晶体;1988年01期

8 史子康,梁桂金;正电子湮没参数与RAP单晶生长因素关系研究[J];人工晶体;1988年01期

9 祁鸣,王文山;在电场作用下结构调制TGS单晶生长[J];人工晶体;1988年Z1期

10 张顺兴,刘星忠,施振华;Li_2B_4O_7单晶生长与缺陷[J];人工晶体;198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绍唐;万松明;张庆礼;周文平;王迪;;功能晶体熔体法生长机理研究[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明福;;蓝宝石单晶温场模拟与85公斤级单晶生长实践[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3 胡伟杰;张泽盛;赵萌;王文军;郭丽伟;陈小龙;;氮化铝单晶生长与p型掺杂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多晶(粉晶)衍射分会[C];2016年

4 方海生;;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生长过程的输运特征分析和生长过程优化[A];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5 臧竞存;谢丽艳;李晓;郭凯;刘国庆;邹玉林;吕超;;双掺饵镱钨酸钡单晶生长及宽带上转换发光[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桑元华;孙德辉;王东周;刘宏;王继扬;;用于周期极化器件的LiNbO_3/LiTaO_3单晶生长及激光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7 王冬;安立佳;石彤非;;相场方法模拟单晶生长过程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王文军;王军;左思斌;陈小龙;;AlN单晶生长[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11蓝宝石及衬底材料[C];2012年

9 陈小龙;倪代秦;李河清;吴星;胡伯清;;SiC单晶生长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王超;张义门;张玉明;郝建民;王悦湖;;钒掺杂半绝缘6H-SiC单晶生长及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晋;我国在碳化硅单晶生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刘红灿 袁晓阳;我国砷化镓单晶生长技术世界领先[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刘力;砷化镓单晶生长技术进展迅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4 执一;我国光伏设备取得新突破多晶硅浇铸炉等研制成功[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材料重大专项进展[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刘力;磷化铟单晶生长技术获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谷佳;获奖,是一个新的开始[N];黑龙江经济报;2016年

8 梁红兵;LED:强化产业链建设 细分市场大有作为[N];中国电子报;2008年

9 记者 杨红义;用好政策 使项目早日落户[N];运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华镇;晶盛机电新产品结合大订单助推新一轮爆发[N];证券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长江;拓扑材料单晶生长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于国建;泡生法蓝宝石单晶生长及缺陷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曲士昱;Nb/Nb_5Si_3复合材料基础研究[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2年

4 赵凌霄;拓扑材料单晶生长和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原东升;微下拉设备研制、单晶生长及功能晶体TbCOB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孙士文;碲锌镉单晶生长与晶体质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周花雪;(Li_(1-x)Fe_x)OHFe_(1-y)Se新高温超导体相图、大尺寸单晶生长与相关物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8 王清波;低维自旋系统的磁性质与输运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彭巨擘;[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叶祥熙;凝结势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超;无限层Ca_(1-x)Sr_xCuO_2单晶生长及结构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卢方君;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及过渡金属碳族化合物的单晶生长与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陈宽林;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甲胺卤铅单晶生长与性能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4 陈征;大尺寸溴化铊单晶生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5 杨萌;Zr_(1-x)Nb_xCo_2Sn的单晶生长及拓扑半金属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6 张兆星;大尺寸SiC单晶生长炉温场分布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吴磊;锑化镓单晶生长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徐方;新型激光介质的单晶生长与光谱性质[D];宁波大学;2009年

9 毕唯东;弛豫铁电单晶炉的设计与模拟[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红洁;单晶生长用永磁可变磁场系统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7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77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