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自抗扰技术在动力翼伞轨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10 23:08
【摘要】:为了降低动力翼伞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风场干扰对轨迹跟踪控制的影响,设计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轨迹跟踪控制器.根据动力翼伞系统的特性,将动力翼伞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分为水平轨迹控制通道和垂直高度控制通道,分别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对系统非线性扰动和外部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采用零阶保持器法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离散化,提高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的估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翼伞系统的线性自抗扰轨迹跟踪控制器能够克服风场的影响,达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轨迹跟踪控制要求,控制效果优于广义预测控制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一莎;杨晟萱;王伟;;四旋翼飞行器的自抗扰飞行控制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年10期

2 盖江涛;黄庆;黄守道;刘旺;周滔滔;潘小清;;基于模型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4期

3 李毅;陈增强;刘忠信;;自抗扰技术在四旋翼飞行姿态控制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李永新;陈增强;孙青林;;基于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切换的翼伞系统航迹跟踪控制[J];智能系统学报;2012年06期

5 韩雅慧;杨春信;肖华军;徐晓东;杨雪松;陈猛;;翼伞精确空投系统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J];兵工自动化;2012年07期

6 张兴会;朱二琳;;翼伞系统雀降性能及控制研究[J];航天控制;2012年01期

7 熊菁,秦子增,程文科;回收过程中高空风场的特点及描述[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3年03期

8 熊菁,秦小波,程文科;降落伞系统附加质量的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9 赵秋艳;翼伞雀降技术[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9年02期

10 韩京清;自抗扰控制器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菁;翼伞系统动力学与归航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亮;基于翼伞空投机器人系统的自主归航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Qing ZHENG;Zhiqiang GAO;;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between the formulation in time and the understanding in frequency[J];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2016年03期

2 张宇翔;宋金来;王明光;金岳;;制导炸弹俯仰通道自抗扰控制应用研究[J];导航与控制;2016年01期

3 李毅;陈增强;孙明玮;刘忠信;张青;;离散型自抗扰控制器在四旋翼飞行姿态控制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年11期

4 张岱峰;罗彪;梅亮;;基于PD-ADRC的四旋翼控制器设计[J];测控技术;2015年12期

5 梁海燕;曾德堂;言金;许超;;翼伞空投航迹优化与三维计算机仿真环境开发[J];计算机应用;2015年S2期

6 马鹏;刘卫国;彭纪昌;毛帅;骆光照;;三级式同步电机的自抗扰起动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年12期

7 王藩;王小艺;魏伟;许继平;蒋耘伟;王灵宇;;基于BSM1的城市污水处理优化控制方案研究[J];控制工程;2015年06期

8 王平;王华;任元;;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径向自抗扰解耦控制和扰动抑制[J];兵工自动化;2015年10期

9 万磊;张英浩;孙玉山;李岳明;;基于自抗扰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地形跟踪控制[J];兵工学报;2015年10期

10 杨建忠;王飞;魏益祥;刁琛;李玉川;;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机电作动系统位置控制器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晓冬;伞降末敏子弹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高海涛;翼伞系统自主归航航迹规划与控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王海涛;大型降落伞抽打现象及运动稳定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谢燕;飞船返回舱着陆冲击缓冲座椅系统改进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陈钦;空间绳网系统设计与动力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葛健全;简控灵巧子弹控制技术研究与射击效能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亚奇;可控翼伞的运动特性与归航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范月华;非线性系统的有限给定时间控制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徐传敬;伞载数据采集系统与归航控制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王祥;软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5 刘金达;软翼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与视景仿真[D];东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本;章卫国;黄得刚;;基于ADRC姿态解耦的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轨迹跟踪[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董莉莉;;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微机电换能器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12期

3 吴丹;赵彤;陈恳;;快速刀具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的研究与实践[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12期

4 卢达;赵光宙;曲轶龙;齐冬莲;;永磁同步电机无参数整定自抗扰控制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3期

5 李杰;齐晓慧;韩帅涛;;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四旋翼姿态解耦控制方法[J];电光与控制;2013年03期

6 黄庆;黄守道;匡江传;张志刚;李孟秋;罗德荣;;基于模糊自抗扰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7 章玮;王伟颖;;基于降阶负载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J];机电工程;2012年07期

8 韩雅慧;王亚伟;杨春信;徐晓东;杨雪松;;直升机空中回收和投放货物技术发展综述[J];直升机技术;2012年01期

9 朱二琳;张兴会;;翼伞空投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4期

10 张兴会;邓三鹏;王仲民;高亚;亢晓峰;;灾难环境下信息快速获取空投机器人系统研究[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洪悦;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下潜器路径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汤莉;AUV神经网络水平面航迹跟踪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贺建平;风筝发电机翼伞姿态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盼龙;孙青林;陈增强;;自抗扰技术在动力翼伞轨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5期

2 张晓宇;王润孝;王战玺;张顺琦;秦现生;谭小群;;基于H_∞优化抗扰控制的柔性机械臂振动抑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李晨晶;叶建华;赵明;;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核电站蒸发器水位多模型控制[J];自动化与仪表;2017年01期

4 江锋;卞鸿巍;;基于线性自抗扰技术的船舶编队控制算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06期

5 陆叶;邓桐彬;蒋忠伟;陶慧敏;;基于自抗扰算法的“动中通”系统控制策略[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03期

6 樊鹏鹏;柴琳;金立左;;基于目标运动补偿的自抗扰轨迹跟踪控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年07期

7 郭一军;俞立;徐建明;;基于模糊自抗扰技术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8 和红磊;王玉龙;;基于滑模自抗扰的半潜式海洋平台动力定位控制方法研究[J];船舶工程;2016年11期

9 师亚娟;党宏社;刘欣;;基于模糊自抗扰技术对双容水槽液位控制方法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高龙;王幼毅;;强抗扰恒值系统的逆LQ设计[J];自动化学报;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丹迪;王晓玢;胡发兴;王凯;;光电稳定平台的抗扰问题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吴俊;方华京;李浚源;陈锦江;;伺服电机鲁棒抗扰控制器的1~1设计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高志强;;控制工程的抗扰范式[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赵仁涛;李华德;苗敬利;郝智红;杨立永;;自抗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季;陈在平;李超;;基于自抗扰技术的DVR控制器设计[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仁涛;李华德;苗敬利;郝智红;杨立永;;自抗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丁良;戴文战;杨爱萍;;时滞一阶开环不稳定对象的两自由度控制[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杨平;徐春梅;曾婧婧;蒋式勤;彭道刚;;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汽包压力控制[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许志才;王志q,

本文编号:2578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78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