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敲击信号的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1:43
【摘要】:在刹车片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问题,尤其以异物、分层、侧裂、气泡等缺陷为主。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刹车片生产企业剔除不合格刹车片的方法还是让具备丰富生产经验的技术员工通过肉眼观察和人工敲击听音的方法来判断,这种检测方法过于依赖经验,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还没有较好的准确率,所以研究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新方法,提高刹车片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是很有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敲击信号能量特征的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方法。为了解决刹车片内部缺陷难以检测的问题,首先使用敲击锤配合声音传感器采集含有各种缺陷刹车片的敲击声音信号,通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截取并预处理,排除冗余无关信号获得有效数据信息,使用MATLAB软件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对比不同缺陷刹车片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当所有信号完成截取后,分别使用小波包分解和变分模态分解(VMD)处理信号并提取缺陷特征,使用db9小波做三层分解得到8个频带的分解信号,分析分解后的频带频率阶次和能量分布,提取各频带能量作为缺陷特征;研究变分模态分解理论,根据频率中心相近原则选择模态个数K,观察不同惩罚因子对分解结果和计算时间的影响确定?,提取各模态能量作为缺陷特征。将两种分解方法得到的所有能量特征整合,使用互信息方法降维。将小波包分解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的能量特征作为分类特征,使用K最近邻(KNN)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识别,对比不同K值时的KNN准确率,使用交叉检验方式对SVM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寻优,通过对比KNN和SVM的分类结果证明了通过分析敲击信号使用能量特征判断刹车片内部缺陷的可能性。为实现刹车片的自动运输、敲击检测和分类目的,使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刹车片自动敲击检测设备的三维样机模型,介绍了传动带、敲击平台和分类筛选等主要结构的工作原理。
【图文】:

刹车片,鼓式


于调整、质轻,在高负载和摩擦高温情况下制动效果稳定,盘式制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减速系统中,本文研究对象也针对盘式刹车片,以下刹车片简称均指盘式刹车片,图1.1 和图 1.2 分别为鼓式刹车片和盘式刹车片。图1.1 鼓式刹车片 图1.2 盘式刹车片Fig.1.1 Drumbrake pads Fig.1.2 Disc brake pads刹车片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驾驶过程是否安全,一般来说,影响刹车片性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6]:1、稳定的摩擦系数,因为在摩擦接触面积和夹紧力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摩擦系数是制动安全性的决定因素。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很多如压力、温度和摩擦介质等,摩擦系数变化会严重影响刹车片的制动能力,正常行驶过程中要求刹车片必须有一定范围内稳定的摩擦系数;2、耐磨且不伤盘,磨耗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耐磨性越好,表示它使用寿命越久;质好的刹车片材质均匀无杂质硬颗粒不会磨伤刹车盘;3、刹车舒适性,舒适性包括噪音小、无制动突兀感、脚感舒适、制动灵敏稳定等。1.2.2 刹车片制造工艺刹车片主要结构有钢背、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其次还包括垫片、降噪片、装车附件等小部件。钢背是摩擦材料固定的载体,根据不同型号有固定的长宽厚度。钢背的生产也有严格的要求

刹车片,摩擦系数,鼓式,钢背


汽车减速系统中,本文研究对象也针对盘式刹车片,以下刹车片简称均指盘式刹车片,图1.1 和图 1.2 分别为鼓式刹车片和盘式刹车片。图1.1 鼓式刹车片 图1.2 盘式刹车片Fig.1.1 Drumbrake pads Fig.1.2 Disc brake pads刹车片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驾驶过程是否安全,一般来说,影响刹车片性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6]:1、稳定的摩擦系数,因为在摩擦接触面积和夹紧力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摩擦系数是制动安全性的决定因素。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很多如压力、温度和摩擦介质等,摩擦系数变化会严重影响刹车片的制动能力,正常行驶过程中要求刹车片必须有一定范围内稳定的摩擦系数;2、耐磨且不伤盘,磨耗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耐磨性越好,表示它使用寿命越久;质好的刹车片材质均匀无杂质硬颗粒不会磨伤刹车盘;3、刹车舒适性,舒适性包括噪音小、无制动突兀感、脚感舒适、制动灵敏稳定等。1.2.2 刹车片制造工艺刹车片主要结构有钢背、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其次还包括垫片、降噪片、装车附件等小部件。钢背是摩擦材料固定的载体,,根据不同型号有固定的长宽厚度。钢背的生产也有严格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63.55;TP391.41;TP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佩义 ,章大力;当心!刹不住车的刹车片[J];汽车与安全;1996年03期

2 ;不起眼的秸秆变身石墨烯刹车片[J];功能材料信息;2016年05期

3 ;如何更换车内的刹车片[J];驾驶园;2016年04期

4 华辛;;怎样检查爱车刹车片[J];驾驶园;2015年02期

5 王琳;;刹车片可以不用铜吗?[J];环境经济;2015年05期

6 车丁;;机动车刹车片应定期更换[J];农家致富;2017年02期

7 范靖华;;不合格率这么高,刹车片该怎么选?——8品牌刹车片测试报告[J];消费者报道;2016年05期

8 范靖华;;“欧洲第一品牌”Remsa刹车片高温摩擦系数不合格[J];消费者报道;2016年05期

9 范靖华;;TRW(天合)刹车片含违禁石棉成分[J];消费者报道;2016年05期

10 范靖华;;车用后市场假冒伪劣刹车片预估超30%[J];消费者报道;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阳;熊翔;刘伯威;;新型陶瓷汽车刹车片的研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2005年中国刹车片市场调查报告[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3 刘林志;陈树来;;基于ANSYS/Workbench鼓式刹车片模具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A];“装备中国”2017年“创新滨海·SEW杯”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论文集[C];2017年

4 史学堂;延海新;;城市公交客车盘式刹车片研制[A];第十一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摩擦卷)[C];2009年

5 梁泳田;;汽车刹车片用低温固化粉末涂料的研究[A];2017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谢炜;林有希;高诚辉;何福善;;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材料性能研究现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冯士成;李莉;;石棉离合器片与刹车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A];摩擦学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三册)[C];1987年

8 顾澄中;施美玲;林永渭;吴叙勤;;W-93A半金属型盘式刹车片的研究[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叶润喜;;石油机械用非石棉刹车片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10 章少阳;王福平;;汽车盘式刹车片制备工艺与性能改进[A];第十三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邓一凡 刘秀平;1亿元技改,年增产值5亿元[N];湖北日报;2019年

2 记者 余知都;这些刹车片用不得[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3 胡立彪;能不能让人省点心[N];中国质量报;2016年

4 长沙晚报记者 小李卓;飞驰的列车上,装着“长沙造”刹车片[N];长沙晚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李彦水;突破核心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N];石家庄日报;2017年

6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应伟健 竺波;制售假冒名车刹车片8万余套[N];宁波日报;2017年

7 通讯员 江伟兵 李晓军 见习记者 张晓阳;飞龙公司:打造世界最大的刹车片生产基地[N];襄阳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李方;这一次刹车为何失灵[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赵建国;小小刹车片 凝聚创新情[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10 胡立彪;莫让刹车片成“杀人片”[N];江苏科技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翔;高速列车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的制备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六凤;B公司刹车片生产线改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梁钊;基于敲击信号的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3 崔若璐;基于脉冲热成像的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4 胡琳丽;基于机器视觉的刹车片尺寸综合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5 姚旺;汽车刹车片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6 曾强;基于机器视觉的刹车片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

7 薄海峰;灰铸铁耦合仿生模型与刹车片的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刘瑞雪;G企业刹车片生产物流优化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9 杨驰;盘式刹车片180度翻转装置的设计与优化[D];山东理工大学;2017年

10 苏杭;仿生耦合处理灰铸铁与刹车片的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5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95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