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效应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本文关键词: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效应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出处:《干旱区地理》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资源承载力 城市化水平 复合系统 耦合效应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
【摘要】: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定量地分析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交互作用、耦合机理以及演变规律,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典型的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提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度计算模型,构建了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项评价因子分级标准,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结果表明:2001-2010年石羊河流域主要行政区金昌和武威两市,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在0.22~0.26之间波动,逐年下降,处于准不可承载状态;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呈初级关联状态,关联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8%和-3.53%;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强度均大于0.6,属于极强约束,约束度略呈减弱趋势;金昌,武威两市水资源系统与城市化系统距优度均低于0.6,呈从濒临衰退阶段向初级协调阶段发展的微弱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1%和0.96%。由于研究区水资源匮乏,开发程度高,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个流域水资源与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度介于初级耦合和拮抗状态之间,水资源对城市发展构成极强约束;将研究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与严重干旱缺水的中东国家以色列进行对比,认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还有一定的潜力,并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与调控的有关建议。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24)
【分类号】:TV213.9
【正文快照】: 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复杂和突出[1]。Forrester、Meadows等通过对世界发展模型包括城市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城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2 鲍超;方创琳;;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11期
3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4 段春青;刘昌明;陈晓楠;柳文华;郑红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5 朱一中,夏军,王纲胜;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情景决策[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6 杨德刚,李秀萍,韩剑萍,张小雷;新疆城市化过程及机制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3年01期
7 方创琳,黄金川,步伟娜;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4年01期
8 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9 车慧正;张小曳;李杨;陈振林;屈文军;严立文;王丹;;近50年来城市化对西安局地气候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10 张永明;宋孝玉;沈冰;沈清林;张晓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nd Transfer on Count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Dali County,Shaanxi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1期
2 石胜利;彭尚平;王旭嘉;;四川建筑业技术水平灰色预测及其比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丁萃华;;山东省四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预测分析及增产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4 魏中俊;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售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田丽;张玉成;陈俊;王军;;基于灰色理论的ANFIS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肖懿群,唐家驹;灰色预测超前质量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7 丁爱民;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J];安徽建筑;2004年06期
8 李P;徐析;;生态景观设计要素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9 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王雪莲;江萍;;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10 陈平,潘荣山,李来根;宣城地区粮食总产的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阿瑾;;基于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傅幸之;黄慧明;唐勇;潘珂;;南疆地区疏附县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彭,
本文编号:1308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0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