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型区域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形成机理及其破解——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31 06:24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切入点:资源损耗 出处:《河北学刊》2015年02期


【摘要】:资源型区域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与物质产品的跨期消费选择密切相关。在物质产品跨期消费偏好的作用下,技术挤出引致高经济增长下的资源快速耗竭,外部性、环境累积弱化了成本内部化机制,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持续强化着即期消费偏好。因此,欲破解资源生态环境难题,需要平滑物质产品跨期消费偏好,走资源集约化、节约化、绿色化道路。
[Abstract]:Resource deple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ter-period consumption of material produc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ross-period consumption preference of material products, technology extrusion leads to rapid depletion and externality of resources under high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al accumulation weakens the mechanism of cost internaliz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mmediate consumption preferen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smooth the inter-period consumption preference of material products and take the intensive use of resources. Save, green road.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河北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源型区域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难题对策研究》(10AJL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NCET-10-0924) 2011年度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源型区域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难题对策研究》(2011041030-01)
【分类号】:F127;X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彦其;;煤炭资源价值损耗与耗竭性补偿: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10期

2 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年06期

3 王晏;张寿廷;;从资源循环特征谈循环经济内涵[J];资源与产业;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毅;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普秋;范昊;;矿业收益管理与经济增长奇迹:博茨瓦纳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郭丕斌;王婷;;能源技术创新促进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张复明;;矿业收益的偏差性现象及其管理制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7期

4 张志元;;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振兴的路径思考——基于山西和辽宁比较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12期

5 董江爱;霍小霞;;资源型县域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经济问题;2011年10期

6 蒲春玲;王华丽;王承武;;矿-农复合区资源补偿调控机制构建分析——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0期

7 屈燕妮;刘畅;;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基于资源收益分配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2年05期

8 姚平;姜曰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9 卫毅慧;;建设资源型生态农村的实践与思考——以长治县南宋村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23期

10 刘春学;李连举;李春雪;;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博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丕斌;李丹;王婷;周喜君;;基于能源技术创新视角的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机理研究[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郭存芝;罗琳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勤敏;资源生态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资源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毅;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海霞;矿产资源的产权残缺与租值耗散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4 郑永杰;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开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梅冠群;我国“资源诅咒”形成的条件与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王开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刘那日苏;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郝祖涛;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10 郝祖涛;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瑾;产业生态视角下能值分析方法的运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黄小丽;循环经济与企业效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红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黄运茂;湖南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郝乐乐;“综改区”背景下的山西金融改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范昊;矿业收益分配制度及其国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菁晶;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乔亚娟;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9 郑岭;太原盆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范瑞;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萍;关于绿色会计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8期

2 赵景海,俞滨洋;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3 李国平;杨洋;;中国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使用者成本测算与价值补偿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曾纪发;;构建我国绿色财政体系的战略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2期

5 方彤;李琼慧;;山西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6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7 朱远;;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要素识别与推进策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1年05期

8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9 丁四保;孙淼;;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与中央政府的作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10 吕晓刚;制度创新、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调查人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袁纯清;[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郝薇;[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凌;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胥卫平;赵晓华;;资源损耗价值核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07年04期

2 曾又其;王京芳;雷健;;环境与自然资源损耗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6年06期

3 张永超;环境保护 人类共同的责任[J];河南科技;2002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谭大跃;资源损耗型项目一个都不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斌;亚太区资源损耗,两倍于复原速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鄢琦 龙巍 吴晓敏;推进节能技术 减少资源损耗[N];中国水运报;2010年

4 记者 杨永芹 商宇;我市资源可持续使用多长时间?[N];重庆日报;2009年

5 史小龙;绿色GDP冷思考[N];解放日报;2004年

6 田东亮 朱锦春;首家省级防腐保温协会宣告成立[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以绿色GDP遏制“世界垃圾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以色列的“绿色国策”[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萍;叙事传输:基于体验的说服机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滕琛;新疆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的绿色GDP核算[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8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