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构建及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耕地资源 切入点:生态补偿 出处:《价格月刊》2015年12期
【摘要】: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完善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在阐述构建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耕地管理及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补偿的先进经验,研究了我国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模式等,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re decreasing day by day in our count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erfect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 and compensation policy in China, draws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main body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Compensation mode, compensation mode and so on,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基金】:北京市青年英才项目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陶建格;;我国坡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土流失之困——水土资源系列调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2期
2 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耕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二光;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斌;马友华;;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中法律惩戒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刘尊梅;韩学平;;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3 付二光;;浅谈耕地生态补偿制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4 胡娟;赵凯;庄皓雯;徐嘉良;;我国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5 刘红芳;邹自力;陈娴;邹历;;关于对耕地生态补偿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6 黄彤;;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进展与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6期
7 李淑娟;王冉;李满霞;;滨海区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8 李明秋;赵伟霞;;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9 王文智;武拉平;;选择实验理论及其在食品需求研究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2014年01期
10 马爱慧;张晶晶;;中国居民耕地资源保护偏好研究:选择实验法的应用(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辉;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张颖聪;四川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毛良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补偿基金规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孙婷婷;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成本计量及补偿金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毋晓蕾;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王喜刚;滨海游憩环境资源改善的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蕊;基于耕地资源利用外部性价值评价的绿色账户核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明利;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剑波;基于土地综合价值的土地过度非农化损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齐;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路景兰;论我国耕地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燕梅;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晋楠;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村镇景观游憩价值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鄂施璇;黑龙江省巴彦县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测算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9 叶莉;宅基地征收意愿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10 李贤;基于CE模型的环境政策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国梁;张世秋;Kontoleon Andreas;Grosjean Pauline;;选择实验的理论和应用——以中国退耕还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娜;;退耕还林(草)中生态补偿资金筹集与补偿方式探讨[J];北京农业;2011年06期
3 王培华;土地利用与社会持续发展——元代农业与农学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李秀霞;刘金国;;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舒曼,谭荣,吴丽梅;农地资源舒适性价值评估——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6 郑娟尔;耕地保护问题的多层次性与制度创新[J];城乡建设;2004年12期
7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土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对农民权利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8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环境选择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9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10 王宇;欧名豪;;耕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志新;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强;三峡库区生态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齐;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山河;我国耕地资源及利用状况分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阳光波;论耕地资源的保护[J];国土经济;2002年06期
3 李茜;耕地资源破坏的经济损失管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徐梦洁,濮励杰,彭补拙;耕地资源等值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2期
5 王利;再论耕地资源的保护[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邵琛霞;现阶段耕地资源的保护[J];城乡建设;2003年12期
7 吴文盛,朱军,郝志军;耕地资源的安全评价与预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8 杨铭;;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令人担忧[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S1期
9 刘沐生,刘守江,苏智先,唐炎林;江西省耕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杨静,许月明;保定市耕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先瑞;严玲;杨淑玲;;湖北省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邢世和;李蔓;;耕地资源价值及其研究进展[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3 邢世和;刘留辉;;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及其评价研究进展[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4 孙习稳;杜新波;;对建立我国新时期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朱红波;;我国耕地资源质量安全及其现状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廖和平;王玄德;沈燕;邓健;;基于耕地资源价值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探讨——以重庆市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7 乔木;马虹;;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摘要[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朱红波;;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措施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及其区域差异[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10 陆兴和;;未来十年:黔南粮食、人口与耕地资源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梁旭东;推进“三个平台”建设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N];抚顺日报;2013年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罗杰 段豫川 丁声源;如何实现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N];光明日报;2013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秦中春;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耕地资源[N];中国财经报;2013年
4 刘海涛;梨树有效保护耕地资源[N];吉林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绪勇 李宏岳 包艳妮;镇原建立新机制全力保护耕地资源[N];陇东报;2011年
6 张鹤林;既保耕地资源 又保建设发展[N];贵州日报;2013年
7 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 戴晓华;耕地资源货币化是农村改革突破口[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记者 白剑峰;依法严格保护耕地资源[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薇薇 通讯员 邓天新;永仁耕地资源开发保护实现占补平衡[N];楚雄日报(汉);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董金霞;保护耕地资源 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黄成毅;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何蓓蓓;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黄凤兰;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及政策模拟[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莉;论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法律制度[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明利;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邓立;成都市耕地资源预警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扬;哈尔滨市耕地资源价值测算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叶姗;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俊彦;东北地区耕地资源分析及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邓元亮;湖北省耕地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段亚枫;河北省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蒋冬梅;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其量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刘帅;怀来县耕地资源预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9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8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