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水,谁的发展:农村工业中的水资源攫取现象反思——基于对河北省宋村的研究
本文选题:水资源攫取 + 农村工业 ; 参考:《开放时代》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以招商引资背景下出现在河北省宋村的私人农村工业——选铁厂为例,试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解读该村由选铁厂所导致的水资源攫取现象背后的水分配结构变化和逻辑,进而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式发展进行反思。本文发现宋村的农村工业与主流叙事中作为农村发展动力的表征是相背离的,实质上满足的是外来资本而非当地村民的发展需求。当地民众虽然拥有水资源的使用权但因缺少获益权并无法真正参与资本利益链的分配,还需承担资本盈利的代价。农村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决策者需谨慎对待"双赢"期望背后的隐性水攫取现象,不能切断作为地方民众生存之基的具体水权以享受国内生产总值的狂欢。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private rural iron factory in Song Village,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rying to interpret the change and logic of water distribution structure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resources grabbing caused by the iron election plant in this village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n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ttract investment to reflect on the typ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ural industry of Song Village deviates from the mainstream narration as the power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meet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foreign capital rather than local villagers in essence. Although local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use water resources, they have to bear the cost of capital profit because they lack the right to benefit and can not really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interest chain. The policy maker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should treat the hidden water grab phenomenon behind the "win-win" expectation with caution, and cannot cut off the specific water rights, which are the basis of local people's survival, to enjoy the carnival of GDP.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分类号】:F323.213;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年07期
2 张俊峰;介休水案与地方社会——对泉域社会的一项类型学分析[J];史林;2005年03期
3 李彦昭;;论农村工业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2期
4 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J];学海;2010年02期
6 张建琦;李勤;;内陆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以西安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07期
7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8 张俊峰;;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的水冲突与水文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长安;;水污染问题经验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2 姜树萍;;科学发展视野下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审视[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房志伟;;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4 张志胜;;土地流转视阈下的“空心村”治理[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5 林万龙;;An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st;2008年02期
6 汪舒;桂勇;;地产低迷与货币超发的市场性政策矛盾[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6期
7 孙琳;潘春阳;;“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膨胀——来自1998-2006年的省级证据[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8 张艳纯;唐明;;论我国物业税税制改革的制度环境[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9 唐明;;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观察视角[J];财经论丛;2011年06期
10 冯燮刚;;危机预期、协同救市与市场自救——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关系论经济观察[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孙林;曾学龙;;城中村快速改造的动力机制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张清勇;;经济发展的主导者、路径依赖与地方性制度——以苏州和东莞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比较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蔡萌萌;王书明;;我国政府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职能分析——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例例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王义飞;;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制度逻辑——一个再生产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9 徐斌;;分权、财政联邦主义与中国中部经济崛起——30年制度经验及启示[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逄增玉;苏奎;;城乡文明对立下的“城市外来者”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6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泠烨;城市规划法的产生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董海忠;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原因、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赵丽芝;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王涤平;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马骁;我国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磊;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行为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孔康妮;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9 崔永亮;中美基层财政体系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商艳光;群体性事件与社会资源分配结构[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阎坤,张立承;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0期
2 行龙;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J];史林;2005年04期
3 张俊峰;;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J];史林;2008年02期
4 张小军;;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5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6 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清生;韩国高度重视农村工业的发展[J];科学与管理;1995年01期
2 范纯增,郑新奇;山东省农村工业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1期
3 刘勤红 ,吴天琪 ,盛亦兵;21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J];安徽科技;2000年02期
4 于乐海;河南农村工业的空间变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5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6 苗长虹;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区域型式──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7 苗长虹;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区域型式──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8 苗长虹;论90年代河南省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1期
9 樊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10 陈欣;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对农业生态系统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质杰;陈岩;;要重视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农村工业[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姚建华;;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贡献途径分析[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燕云;;农村工业发展中行业序列选择的系统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张东辉;徐启福;;各地区的农业差距及其政策含义[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5 杨继富;李久生;郝桂玲;;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胡雪萍;;人力资本积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史建云;;关于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工业的几个问题[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林善浪;;优化农村非农产业结构[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9 金茂霞;曾金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罗莉;;新农村建设中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问题[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庆才;“天下第一屯”的成功创业之路[N];吉林日报;2009年
2 矫江;分析新形势 探索新思路[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许德忠;农村工业大发展 民营企业挑大梁[N];武威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拉田;打造农村工业发展平台[N];宝鸡日报;2008年
5 罗承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农村全面进步[N];重庆日报;2006年
6 李雪章 李贵日;蓝山农村工业撑起“半边天”[N];永州日报;2008年
7 本版撰文 叶伟洪 本报记者 赵宏光;“光腚屯”10年变身亿元村[N];哈尔滨日报;2008年
8 张晨 叶英建;永康 满眼皆景 满心皆福[N];浙江日报;2011年
9 本报通讯员 王雪梅 本报记者 梁菡;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生力军[N];广西日报;2004年
10 傅光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N];中国税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睿;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司武林;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骏;我国当前农村村庄重构过程中的利益分割与延续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刘云喜;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肖莎;新中国农村工业变迁:实践与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占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娟;湖北省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赵冬辉;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鑫;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与农村工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燕昊伟;信息化进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3 贾小利;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4 王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白希泰;北京市农村产业建设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王学良;转型期农村社会变迁中市场化的功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7 徐飞;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8 申青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与景观设计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9 许家伟;社会物理学视角下农村工业时空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欧阳德敏;构建我国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7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93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