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之间资源流动关系分析——以湖北省宜昌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3 05:44

  本文选题:资源流动 + 土地流转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之间资源流动的关系,为发挥新主体的规模优势、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参照普罗塔和贝雷斯福德构建的多元关系网络,立足于生产关系角度,建构两主体之间土地、劳动力等重要生产、生活资源的流动关系。[结果](1)宜昌市随着从事家庭经营的人数的缓慢下降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呈现下降趋势,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得到了较大发展,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得到了发展;(2)宜昌市流转土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为5%~15%,平均比例为8%左右,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数约占总农户数的26%。[结论]新主体兴起之下普通农户的相对地位下降,生产积极性不足,面临着高交易成本、高市场风险和低生产效率的困境;逐年增加的抛荒土地减少了实际土地耕种面积,在土地流转的推动下土地资源更多地流向了新主体,普通农户的土地细碎化更严重;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城镇化的发展之下快速流进城市,普通农户逐渐成为土地资源的提供者。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 and the common peasant household,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cale advantage of the new main body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ordinary peasant household. [methods]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Yich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ferring to the plural relation network constructed by Prota and Beresford, and based on the angle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 important production of land and labor force between the two subjects was constructed. The flow of living resources. [results] in Yichang City, with the slow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engaged in family business, the labor force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has shown a downward trend, and cooperatives and family farms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The proportion of circulation land area to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Yichang City is 51.15%, the average proportion is about 8%, and the number of farmers involved in land circulation accounts for 26% of the total rural households. [conclusion] under the rising of the new main body, the relative status of the ordinary farmers is decreased, the production enthusiasm is insufficient, and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high transaction cost, high market risk an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increasing abandoned land reduces the actual land cultivated area year by year. Under the promo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more land resources flow to the new main body, the land fragmentation of ordinary farmers is more serious; the rural labor resources flow into cities rapidly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ordinary farmer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oviders of land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工程院2015年咨询项目“中国南方地区农业经营方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研究”(2015-XY-22)
【分类号】:F323.2;F323.6;F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大众;;山东今年筹集35.3亿元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5.3亿“蛋糕”怎么分?[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3期

2 刘帅;郭焱;田欧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以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3 樊英;李明贤;;未来谁来种地研究现状及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4 ;农业部办公厅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4年04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祝鹏飞;张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2 耿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3 李明贤;樊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4 易可君;郑楠;;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形式比较分析[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吴金明;吴双;朱锐;;如何支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7 潘学峰;陈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A];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N];经济日报;2013年

2 记者 余向东;浙江: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2年

3 记者 沈建华;江苏培育“龙头”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3年

4 记者 李川 魏_g 马波 米哲;推进城镇化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天津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顾鑫;农业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通讯员 宗禾 本报记者 潘卫平;市领导到桓台县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N];淄博日报;2013年

7 记者 余小乔;市工商局多措帮扶农业经营主体[N];蚌埠日报;2013年

8 山东东平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 田汝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策略之战[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9 记者 刘伟林;黑龙江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3年

10 杨凤伦 农行黑龙江齐齐哈尔分行行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活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公泽;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土地利用行为的村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鸿川;吉林市地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周丹;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金晓;云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商一星;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郑丽莉;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及其可获性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费缓缓;角色扮演理论视角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祖亚楠;黑龙江省种植大户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罗京浩;大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2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012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