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0:20
【摘要】: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及根本所在。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把城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对武汉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阐述了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原则,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选取了一套表征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CDIS)。该体系由系统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具有递阶层次结构,能综合反映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不同属性。指标是按隶属关系、层次关系原则组成的有序集合,其中社会、经济子系统各含5个指标因子,资源子系统含4个指标因子,环境子系统含7个指标因子,共21个指标因子。 本文分别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对武汉市1991年~2003年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两种评价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1991~2003年间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除在1995年有所下降外,从1991年到2003年间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本文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该组合预测模型合理地利用灰色系统能解决灰信息、贫信息等问题的优势,规避了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要求多的瓶颈,使预测具有GM(1,1)模型对数据不确定性方面把握的能力,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拟合预测领域的特点。预测结果表明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2004年开始仍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且逐年稳步攀升。本文运用MATLAB软件为文中的评价、预测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方便了模型的应用。 围绕《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的发展目标,结合灰色神经网络对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的预测结果,从五个方面(树立城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观念、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指导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朝向协调的方向发展。 本文针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取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两种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的比较和分析,肯定了协调发展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在协调发展评价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尝试建立一整套从评价到预测的方法和模型,使评价、预测和对策研究融为一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承良;余瑞林;李云;;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发展的时空特征[J];软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政府规模适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t,

本文编号:2667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67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