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6:03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情况,大连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之一。全市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590立方米,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12。境内地表水资源量开采使用量已达16亿立方米,超过了40%这个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利用警戒线。水资源紧缺成为大连市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而与此相反,每年夏季汛期来临时,过多的雨水又往往给城市带来城市雨洪灾害,这种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的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科学的利用。雨水作为城市中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其有效的收集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的缺水问题,因此说雨水资源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借鉴城市学、水文学、工程给排水等理论,对城市雨水资源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结前人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世界各地先进的雨水资源化案例,对影响雨水收集利用的多方面要素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论证了大连市雨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大连市的实际雨水资源状况,全面系统地分析大连市的雨水收集利用能力,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收集、处理、利用模型,目的在于寻求适合大连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和模式,并将模式进行推广,使之适合大多数与大连相似的缺水城市,以解决各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大连市水资源供需状况、城市洪流发生几率、地面下陷程度、海水倒灌状况进行具体调查分析,认为大连市进行雨水收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2)通过分析大连市的降水状况和雨水收集条件,同时又综合考虑雨水资源化的经济、环境效益,认为大连市十分适合进行雨水收集利用。 (3)从众多雨水收集量计算方法当中,选出两种比较适合大连的:径流系数法、分流域雨水量计算法,在今后的雨水收集过程中可选择利用。 (4)根据雨水当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提出了有效的净水措施:筛网过滤系统,土壤过滤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混凝沉淀法,并介绍了具体操作流程。 (5)对城市雨水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进行研究。结合大连市具体情况,给出城市区域雨水利用规划设计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V213.9
【图文】:
大连市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图4一2屋顶绿化系统剖面示意图2联合国环境署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的绿地面积占到总屋顶面积的70%时,城市大气中的co:的比重会降至原来的百分之八十,城市热岛效应将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s2]。我们应该提倡简单的屋顶绿化,以普遍绿化方式进行屋顶绿化覆盖,以低成本、低维护绿化为原则,既体现“空中绿色地毯”风格,降低热岛效应,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4.1.2道路路面收集伴随着大连市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大规模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大量增加。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的不透水表面的径流系数通常取0.9,也就是说降雨量的90%将会形成地表径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连市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图4一2屋顶绿化系统剖面示意图2联合国环境署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的绿地面积占到总屋顶面积的70%时,城市大气中的co:的比重会降至原来的百分之八十,城市热岛效应将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s2]。我们应该提倡简单的屋顶绿化,以普遍绿化方式进行屋顶绿化覆盖,以低成本、低维护绿化为原则,既体现“空中绿色地毯”风格,降低热岛效应,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4.1.2道路路面收集伴随着大连市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大规模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大量增加。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的不透水表面的径流系数通常取0.9,也就是说降雨量的90%将会形成地表径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应给予重视。如果能合理有效的将雨水补充城市供水,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5.1.4直接用水系统直接用水系统包括供水设施,高池,输水管,雨水处理设备。图5一2是一个雨水处理利用系统的简图,图5一3是一个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住宅的组合,可在全国各地山区使用。:::v!口 !!!必必— —白白‘“,,图5一2简易雨水驻留处理流程及设施概要L州
本文编号:2784205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V213.9
【图文】:
大连市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图4一2屋顶绿化系统剖面示意图2联合国环境署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的绿地面积占到总屋顶面积的70%时,城市大气中的co:的比重会降至原来的百分之八十,城市热岛效应将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s2]。我们应该提倡简单的屋顶绿化,以普遍绿化方式进行屋顶绿化覆盖,以低成本、低维护绿化为原则,既体现“空中绿色地毯”风格,降低热岛效应,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4.1.2道路路面收集伴随着大连市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大规模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大量增加。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的不透水表面的径流系数通常取0.9,也就是说降雨量的90%将会形成地表径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连市雨水收集与处理方法图4一2屋顶绿化系统剖面示意图2联合国环境署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的绿地面积占到总屋顶面积的70%时,城市大气中的co:的比重会降至原来的百分之八十,城市热岛效应将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s2]。我们应该提倡简单的屋顶绿化,以普遍绿化方式进行屋顶绿化覆盖,以低成本、低维护绿化为原则,既体现“空中绿色地毯”风格,降低热岛效应,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4.1.2道路路面收集伴随着大连市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大规模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大量增加。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的不透水表面的径流系数通常取0.9,也就是说降雨量的90%将会形成地表径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应给予重视。如果能合理有效的将雨水补充城市供水,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5.1.4直接用水系统直接用水系统包括供水设施,高池,输水管,雨水处理设备。图5一2是一个雨水处理利用系统的简图,图5一3是一个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住宅的组合,可在全国各地山区使用。:::v!口 !!!必必— —白白‘“,,图5一2简易雨水驻留处理流程及设施概要L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武,李俊奇,曹秀芹,刘红,孟光辉;对城市雨水地下回灌的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4期
2 刘国茂;城市道路与路面雨水利用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4期
3 全新峰;张克峰;李秀芝;;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趋势[J];能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4 崔灵周,魏丙臣,李占斌,李勉,丁文峰;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评述[J];灌溉排水;2000年04期
5 ;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城市雨水[J];给水排水动态;2005年05期
6 李怀正,白月华,邢绍文,钱永梅;雨水回灌地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4期
7 邓风,陈卫;南京市居住区雨水利用方案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5期
8 车武;我国缺水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03期
9 范逢源;试论河北省水环境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04期
10 王文元;雨水利用、微灌技术与庭院经济[J];节水灌溉;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2784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8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