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黑河流域中上游湿地资源分布及其生态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08 18:48
【摘要】: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湿地是维护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制于人类活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明显。因此,研究和保护这一湿地,对黑河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对黑河流域中上游湿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类。通过分析黑河流域中上游典型湿地区的现状,对黑河流域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科学地评价,依据分析和评价结果,提出了黑河流域湿地资源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黑河流域中上游湿地资源主要类型划分 根据湿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生物等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对湿地系统进行了分类,湿地分为13个类型。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高山湿地、灌丛湿地、内陆盐沼9个类别;人工湿地包括池塘、灌溉渠系及稻田、蓄水区、盐田4个类别,同时分析了各种湿地的主要特征和面积分布状况。 2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湿地生态功能评价 从分析黑河湿地生态功能入手,采用CEI层次分析法,选取8个湿地生态评价指标,对湿地上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结果显示祁连冰川湿地CEI>0.8,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很好,高山灌丛草甸湿地>0.7、说明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肃南明海湿地、民乐永固沼泽湿地、高台黑河流域湿地、临泽双泉湖草本沼泽CEI处于0.5~0.7之间,表面其生态环境质量一般。高台盐田湿地、甘州区城郊芦苇湿地CEI<0.5,其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通过对各类型湿地生态现状的对比分析,自然状态下的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应和价值,因此应将湿地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3黑河流域中上游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利用 在黑河流域中上游典型湿地区生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黑河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37
【图文】:

湿地,黑河,面积分,量图


灌溉地蓄水区湿地盐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面积大于8hmZ的储水区。晒盐池、采盐场等。2主要的湿地类型分布湿地面积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中上游土地总面积4192400hm,,湿地210420.42hm,,占土地总面积的5.02%。天然湿地面积199709.97hm,,占黑河游湿地总面积的94.90k;人工湿地总面积为10710.45hmZ,占黑河流域中上游积的5.1%。各类湿地所占的面积分量如图l。内陆盐沼_人工湿地

总面积,湿地,临泽,高台


人工各类型湿地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比分分布,面积为1能.9hmZ,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10.08%。主要分布在甘州、临泽、高台、山丹县。支渠和稻田,黑河流域中上游总面积306Oh了,占上游湿地面积的1.45%。渠系在黑河流域中上游范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境内。用于农业灌溉蓄水库,现有可利用中小型水库44亿m3。蓄水区面积4906.55hmZ,占人工湿地面积

黑河流域,净化能力,芦苇,湿地


滤作用是指湿地吸咐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降解和营养物,使湿地作为能起缓冲作用的水陆交错带,对物质含量、酸碱度、水‘},有机质含量、气候及周围土地利用格局通过湿地的方向、形式、流速、变化的影响〔35’地中的芦苇对多种污染物质具有吸收、代谢和积累作用,可Co,B,Cu,Mn,P,Pb,Zn等多种元素,尤其对C才Co的净化能力分别达到100%,94.5%,80.2%,66.1%,好、密度越大对水质的净化能力越强。据王超研究,氨氮通减量达无芦苇生长河段的2倍左右136]。河流湿地能有效农村生活0.3书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清;桂西岩溶地区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8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