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陕西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发布时间:2020-08-08 21:49
【摘要】:无论对旅游资源盲目开发或者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破坏等恶劣环境影响,其根源都在于对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没有正确足够的认识。陕西生态旅游业是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缩影,既反映了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区域发展旅游的特殊性。对陕西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进行科学核算,不仅有助于当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全国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经验及借鉴。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案例评估陕西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确保充分利用该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社会广大民众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并解决在旅游产品或项目开发环节中因对旅游资源价值的无视或低估而造成的旅游资源破坏问题,从而确保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针对当前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估过程中对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做出讨论,力图实现一定的创新,从而更为客观正确地评估游憩资源价值,并丰富当前的研究领域。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研究依据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相关理论进行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及提升策略的剖析,提出了核算生态旅游景区游憩资源价值的理论依据即资源价值理论,并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下的马歇尔消费者剩余及希克斯消费者剩余,分别提出了显示性偏好下的TCM方法以及陈述性偏好数据模型下的CVM模型,两种方法的结合将有效的评估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第二,鉴于旅行成本法本身是一种主观的估计方法,很少有文献考虑并涉及在旅行成本消费支出产生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首次将旅游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引入基于联立方程模型下的TCM方法,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了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使用价值。第三,内生性问题显著存在于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使用价值评估中,传统TCM方法即TCIA方法评估结果有失偏颇,联立方程模型下的TCM方法评估结果更为准确有效;结合联立方程模型下的TCM与CVM两种方法,得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游憩价值介于106,931,097-115,422,409亿元之间。其中基于联立方程模型下得出的使用价值介于97,626,236-106,117,548之间,基于CVM方法下的非使用价值为9,304,861元,非使用价值远低于使用价值,仅为使用价值的8.77%-9.53%;非使用价值评估过程显示,游客受教育程度、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景区公共卫生、交通等的满意程度对其是否愿意为其永续存在支付资源保护费用具有显著影响;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对外省的吸引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景区的游憩资源价值。第四,在华山风景名胜区使用价值评估中引入联立方程模型,较为有效的解决了估计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基于联立方程的TCM估计人均消费者剩余约为725元,总消费者剩余约为14-23亿元,大大低于泊松估计的结果,也远低于同类研究估计值;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游憩价值中,非使用价值为82003575.92元,仅占总体游憩资源价值的3.39%-5.31%,是使用价值的3.51%-5.60%,可见非使用价值远低于使用价值。第五,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结果的多角度对比,发现CVM法与TCM法之间各有优缺点,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且较为可靠的评价环境资源价值;以华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研究得出的生态旅游景区的非使用价值远低于使用价值,根本原因在于生态旅游区的自然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扩大景区知名度,丰富游客了解生态旅游区的渠道是提高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提升生态旅游区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增加客流量扩大客源地的重要手段。第六,通过剖析对比国内外旅游管理体制,结合前文关于游憩资源非使用价值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陕西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提升路径,也为全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图文】:

资源价值,自然资源价值


观等等(曾贤刚,2003),导致了非使用价值的模糊性和不易准确的衡量性(刘亚萍,2006;彭和求,2011;谷明,2002;贾全星,2006)。2.2.1.4 游憩资源价值构成理论(1)自然资源价值构成对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的估算,首先应了解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构成,可以从经济学和生态学两个角度来考察。经济学角度下的自然资源价值划分类型较多,最常见的是将其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类体系如国外应用最广泛的 OECD 分类体系(UNEP,1993),以及国内广泛应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编写组,1995)中的分类体系。 OECD系统该系统是 OECD 在 1995 年出版的《环境项目和政策的评价指南》丛书中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价值分类系统,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如下所示(彭和求,2011;丁小明,2007;刘亚萍,2007;褚夫秋,2006;龚雅莉,2006;贾全星,2006)(见图 2-1)。

补偿变量,希克斯,环境改善,游憩资源


图 2-4 环境改善下的资源的补偿变量与希克斯补偿需求曲线,马歇尔需求函数和希克斯需求函数分别基于收入约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后者将其作为变量,计算补偿量改善后的游憩资源价值(李作志,2010;褚夫秋,207)。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核算:量化生态旅游景区游憩资源价值的理论依据即资源具体核算方法基础即基于马歇尔消费者剩余理论的显消费者剩余理论下的陈述性偏好数据模型。本章的撰憩价值提出了理论依据。

分布图,太白山,分布图,游憩资源


第四章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介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古城与宝鸡市之间,其交通便捷,可、310 国道以及陇海铁路路线到达。总之,以高山风光、唐家山水、温泉养旅游主题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其优越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宝贵的名人轶着大量的游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波;王伟峰;余本锋;龚慧敏;汪峻;;基于CVM的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2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亢新刚,陈光清,刘建国;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艾运盛,高岚,邱俊齐;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游憩效益的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6 罗世伟;重庆市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刘滨谊;张琳;;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机制和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8 肖建红;于庆东;陈东景;王敏;;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游憩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9 孙剑冰;;苏州古典园林作为街区开放空间的价值评估——应用CVM价值评估法[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10 钱欣;王德;马力;;街头公园改造的收益评价——CVM价值评估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亚萍;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作志;滨海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明;风景名胜旅游产品的价值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孙建平;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及深层生态旅游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抄军;历史文化古城游憩利用及非利用价值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金丽娟;香山公园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与旅游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海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6 龚雅莉;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资产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贾全星;基于消费者剩余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金泉;基于CVM的黄山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莹莹;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白榆军;武汉黄鹤楼公园游憩价值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6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86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