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21:26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水资源供不应求的供给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并制约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配置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广泛收集了太原市水资源利用及供水系统发展状况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3个水平年(2010、2015、2020)和一个保证率75%的水资源供需情况为依据,拟定模型参数,运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求解,并对最终结果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太原市计划用水的下达、执行、调整方案。同时对计划用水方案实施后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V213.4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东经 111°31′~113°09′,北纬 37°27′~38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全年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西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太原市地貌形态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面积 6253 k,属子牙河水系。汾河是山西省内的第一大河流,市总面积的 90.5%。市内发育有大小支流三十余条烦河、狮子河、天池川、屯兰川、原平川、大川河、白石河等。大的湖泊有六处,以晋阳湖为最大。 km2。山麓地带出露众多泉水,岩溶泉流量较大,
图 2-4 深层水多年水位动态曲线Figure 2-4 dynamic curve of water level in deep water in many years岩溶水溶水水位埋深较大,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曲线相对较动态变化取决于多年降雨情况和开采情况,且相对于降雨表现出一定的滞雨量和人工开采的影响下,岩溶水水位多年动态曲线呈下降趋势(图 2-780.00785.00790.00795.00800.00805.00810.00815.00820.00标高(m)
本文编号:2815494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V213.4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东经 111°31′~113°09′,北纬 37°27′~38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全年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西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太原市地貌形态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面积 6253 k,属子牙河水系。汾河是山西省内的第一大河流,市总面积的 90.5%。市内发育有大小支流三十余条烦河、狮子河、天池川、屯兰川、原平川、大川河、白石河等。大的湖泊有六处,以晋阳湖为最大。 km2。山麓地带出露众多泉水,岩溶泉流量较大,
图 2-4 深层水多年水位动态曲线Figure 2-4 dynamic curve of water level in deep water in many years岩溶水溶水水位埋深较大,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曲线相对较动态变化取决于多年降雨情况和开采情况,且相对于降雨表现出一定的滞雨量和人工开采的影响下,岩溶水水位多年动态曲线呈下降趋势(图 2-780.00785.00790.00795.00800.00805.00810.00815.00820.00标高(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天津市需水量预测探讨[J];城市;2004年04期
2 杜文堂;对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勘察;2000年02期
3 魏东岩;;水资源危机论[J];化工矿产地质;2006年03期
4 曾赛星;李寿声;;灌溉水量分配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5 唐德善;;大流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6 唐德善;黄河流域多目标优化配水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7 李雪萍;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研究概述[J];海河水利;2002年05期
8 郭磊,张士峰;北京市工业用水节水分析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节水的贡献[J];海河水利;2004年03期
9 叶文宇,白丹,高彬;西安城市生活需水量预测[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年02期
10 王成丽,阮本青,李清杰;黄河流域灌溉工程现状节水措施浅析[J];人民黄河;199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洪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王凯;苏州市水资源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5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1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