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1-02-09 05:19
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统一规划和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管理的需求下,各类自然资源的差异性造成了统筹的困难,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能够有效地构建统筹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探究测绘地理空间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关系,分析从"土地"到"土地空间"及"地理空间"的转变、从"要素"到"全要素"的统一和"自然资源数据"与"泛地图"的关联,提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建立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以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4个具有时空特征的概念模型实例,例证了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的可行性和通用性。研究结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有助于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建模,以支撑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统一登记、数据库建设等。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2019,3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管理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相关问题
1.1 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
1.2 从土地到空间的转变
1.3 从要素到全要素的统一
1.3.1 自然资源地理本体
1.3.2 空间尺度
1.3.3 边界与关联
1.4 从自然资源数据到泛地图的推演
2 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
2.1 基础结构
2.2 地理空间包
2.3 本体包
2.4 几何包
2.5 权利与服务包
2.6 扩展问题
3 时空环境下的建模与分析
3.1 建模样例区
3.2 耕地与森林资源建模——吴起县退耕还林
3.3 矿石资源建模——邵东县石膏矿
3.4 水资源建模——三峡库区变化
3.5 草资源建模——呼伦贝尔草原退化
3.6 讨论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森林草原防火概述[J]. 杨光,腾跃,舒立福,蔡慧颖,邸雪颖.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6)
[2]三元空间下的泛地图可视化维度[J]. 郭仁忠,陈业滨,应申,闾国年,李志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11)
[3]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中国草地数据可靠性评估[J]. 何凡能,李士成,杨帆,李美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4]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的耕地土地利用差异性分析研究[J]. 岳昊,曲平,王刚,严海英.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08)
[5]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及其在数据检索中的应用[J]. 吴永亮,陈建平,贾志杰,徐彬. 地质通报. 2018(05)
[6]土地管理三维思维与土地空间资源认知[J]. 郭仁忠,罗平,罗婷文. 地理研究. 2018(04)
[7]应用3DGIS实现三维地籍:实践与挑战[J]. 应申,郭仁忠,李霖. 测绘地理信息. 2018(02)
[8]论ICT时代的地图学复兴[J]. 郭仁忠,应申. 测绘学报. 2017(10)
[9]几种地球剖分网格分析与初探[J]. 宋树华,董芳,万元嵬,赵金玲,李世忠,席福彪,陈恺,张乐,陈东. 测绘学报. 2016(S1)
[10]基于GeoSOT剖分编码的不动产单元统一标识模型研究[J]. 宋树华,董芳,陈东,赵金玲,李滨,张乐,王希营,李世忠,翟卫欣,孙忠秋. 测绘学报. 2016(S1)
博士论文
[1]面向地理实例的语义分析与计算模型研究[D]. 谭永滨.武汉大学 2015
[2]“数字山地”框架下的山地本体及数字化分类研究[D]. 杨斌.成都理工大学 2009
[3]城市立体化研究[D]. 董贺轩.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5114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2019,3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管理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相关问题
1.1 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
1.2 从土地到空间的转变
1.3 从要素到全要素的统一
1.3.1 自然资源地理本体
1.3.2 空间尺度
1.3.3 边界与关联
1.4 从自然资源数据到泛地图的推演
2 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
2.1 基础结构
2.2 地理空间包
2.3 本体包
2.4 几何包
2.5 权利与服务包
2.6 扩展问题
3 时空环境下的建模与分析
3.1 建模样例区
3.2 耕地与森林资源建模——吴起县退耕还林
3.3 矿石资源建模——邵东县石膏矿
3.4 水资源建模——三峡库区变化
3.5 草资源建模——呼伦贝尔草原退化
3.6 讨论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森林草原防火概述[J]. 杨光,腾跃,舒立福,蔡慧颖,邸雪颖.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6)
[2]三元空间下的泛地图可视化维度[J]. 郭仁忠,陈业滨,应申,闾国年,李志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11)
[3]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中国草地数据可靠性评估[J]. 何凡能,李士成,杨帆,李美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4]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二调数据的耕地土地利用差异性分析研究[J]. 岳昊,曲平,王刚,严海英.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08)
[5]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及其在数据检索中的应用[J]. 吴永亮,陈建平,贾志杰,徐彬. 地质通报. 2018(05)
[6]土地管理三维思维与土地空间资源认知[J]. 郭仁忠,罗平,罗婷文. 地理研究. 2018(04)
[7]应用3DGIS实现三维地籍:实践与挑战[J]. 应申,郭仁忠,李霖. 测绘地理信息. 2018(02)
[8]论ICT时代的地图学复兴[J]. 郭仁忠,应申. 测绘学报. 2017(10)
[9]几种地球剖分网格分析与初探[J]. 宋树华,董芳,万元嵬,赵金玲,李世忠,席福彪,陈恺,张乐,陈东. 测绘学报. 2016(S1)
[10]基于GeoSOT剖分编码的不动产单元统一标识模型研究[J]. 宋树华,董芳,陈东,赵金玲,李滨,张乐,王希营,李世忠,翟卫欣,孙忠秋. 测绘学报. 2016(S1)
博士论文
[1]面向地理实例的语义分析与计算模型研究[D]. 谭永滨.武汉大学 2015
[2]“数字山地”框架下的山地本体及数字化分类研究[D]. 杨斌.成都理工大学 2009
[3]城市立体化研究[D]. 董贺轩.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5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2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