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04:19
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建设用地压力状态和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两方面开展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围绕水资源、生态条件、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开展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武清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开展了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武清区建设用地、耕地开发压力超载区域均较少;就全区而言,建设用地压力状态呈可承载状态,耕地开发压力状态处于临界状态;区内杨村街等10个乡镇国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为超载,其他乡镇为可承载状态。通过预警分析,水资源承载指数为武清区的短板要素,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氨氮入河量等指标为武清区的限制性要素。
【文章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32(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研究区概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研究区域概况
1.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
1.3.1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1.3.2 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1.3.3 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2?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
2.1?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1.1 水资源承载指数
2.1.2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2.2?生态条件承载力评价
2.2.1 土地退化指数
2.2.2 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
2.3?环境质量承载力评价
2.3.1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2.3.2 氨氮入河量
3?国土资源承载力状态判断
3.1?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判断
3.1.1 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判断
3.1.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判断
3.2?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判断
3.3?承载状态预警指数计算与级别划分
4?研究结果
4.1?建设适宜性评价
4.2?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评价
4.3?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
4.4?国土承载状态预警分析
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州市城市土地人口承载力实证研究[J]. 张乖利,颜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06)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J]. 温亮,游珍,林裕梅,王秀芬,陈金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超载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J]. 徐勇,张雪飞,周侃,王传胜,徐小任.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4]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分析[J]. 毕婉君. 当代经济. 2016(11)
[5]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岳文泽,姚赫男,郑娟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08)
[6]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1)
[7]基于土地功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郭欢欢,李波,侯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J]. 刘东,封志明,杨艳昭,游珍.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7)
[9]江苏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分异研究[J]. 韩书成,濮励杰.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5)
[10]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 刘毅,陈吉宁,何炜琪.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基于多指标体系的临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卢必慧.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7632
【文章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32(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研究区概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研究区域概况
1.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
1.3.1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1.3.2 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1.3.3 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2?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
2.1?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1.1 水资源承载指数
2.1.2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2.2?生态条件承载力评价
2.2.1 土地退化指数
2.2.2 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
2.3?环境质量承载力评价
2.3.1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2.3.2 氨氮入河量
3?国土资源承载力状态判断
3.1?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判断
3.1.1 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判断
3.1.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判断
3.2?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判断
3.3?承载状态预警指数计算与级别划分
4?研究结果
4.1?建设适宜性评价
4.2?国土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评价
4.3?国土资源承载力修正评价
4.4?国土承载状态预警分析
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州市城市土地人口承载力实证研究[J]. 张乖利,颜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06)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J]. 温亮,游珍,林裕梅,王秀芬,陈金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超载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J]. 徐勇,张雪飞,周侃,王传胜,徐小任.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4]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分析[J]. 毕婉君. 当代经济. 2016(11)
[5]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岳文泽,姚赫男,郑娟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08)
[6]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1)
[7]基于土地功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郭欢欢,李波,侯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J]. 刘东,封志明,杨艳昭,游珍.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7)
[9]江苏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分异研究[J]. 韩书成,濮励杰.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5)
[10]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 刘毅,陈吉宁,何炜琪.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基于多指标体系的临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卢必慧.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7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42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