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香巴噶举派创始人琼波觉

发布时间:2017-10-11 01:34

  本文关键词:论香巴噶举派创始人琼波觉


  更多相关文章: 香巴噶举 琼波乃觉 香巴教戒 相关寺庙


【摘要】:贤哲琼波乃觉(Khyungpo Naljor)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出现的西藏伟大学者兼哲学大师,亦即公元十一世纪。由于受父祖的习气,他到了十三岁,从雍中杰修习内外苯法,精通苯教后著述了诸多苯教修行法和论典,培养了众多弟子,使苯教在康藏区域得以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修习苯教,仍未能惬怀,从而改习佛法,先后从迥乃森格修习宁玛派大圆满法之三部:心识部、法界部、诀窍部,仍然不以为满。最终以无死的金刚心遂往天竺和尼泊尔,摄取了那若巴明妃智慧空行母尼古玛与乐成空行母、殊胜十三师、四位根本师等共一百五十名大师的心髓,一生经历了三大转折后,开创了无部金法等教戒为主题的独具特色的香巴噶举传承,为西藏宗教文化留下了一颗璀璨的珠宝。 为此,较为系统地研究藏传佛教后弘期良范之一的琼波乃觉的生平事迹和宗教观点,是研究和了解在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长廊中长期隐匿的香巴噶举传承,乃至研究藏传佛教后弘期整个历史的重中之重。香巴噶举是藏传佛教众多教派中起源较早的一派,它对玛尔巴噶举等后期的教派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光有六臂大黑天一法渗入格鲁派等许多重要教派。可是,在后期教派政权变更的夹缝中,此传承遭受了较大的迫害,因此自成一派的轨范以则等正处于风中之烛。虽然对此传承已衰者令恢复,未衰者令增长难度较大,但欲用目前可靠的文献资料,从琼波乃觉起源的香巴噶举作为西藏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文献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对香巴噶举开创者琼波乃觉的相关要点归纳至五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论述琼波乃觉在世期间的历史背景和他的不同称呼、种姓源流、生卒年份、诞生地方等。第二章讲述琼波乃觉一生的三大转折即幼习苯教,随后又学习了大圆满法,最终前往天竺求法。后者还论述前往天竺的原由和次数,曾经拜过的若干重要大师等。第三章主要探讨与琼波乃觉有关的历史胜地:在藏学习大手印法的雪玛惹寺和一些修行处,如阿衮冈大黑天溶洞和热堆贡布日山溶洞,香区的有关寺庙等。第四章论述琼波乃觉之特别大法:尼古五金法,大黑天法,以及另外一些教戒;此传承的特点;传承的当前现状等。第五章主要论述香巴噶举的不同传承体系,此传承衰弱的主要原因;琼波乃觉的现存著作;他的八大道情和香巴噶举的道颂;琼波乃觉的现存主要器物等。通过撰写此论文,对琼波乃觉的种姓源流和诞生地方等提供了较为确切的论述;尤其是在琼波乃觉的不同传记中出现的卫藏区主要寺院和修行处以及后来不同时期里所建造的香巴噶举寺院,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明确的阐述,对其衰弱原因及当前现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论据,是香巴噶举仍未泯没无闻的有力佐证。
【关键词】:香巴噶举 琼波乃觉 香巴教戒 相关寺庙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2
【目录】:
  • 外文摘要3-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21
  • 正文21-389
  • 附录389-41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小力;;香格里拉来源探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4期

2 牛婷婷;汪永平;焦自云;;拉萨三大寺建筑的等级特色[J];华中建筑;2009年12期

3 黄凌江;刘超群;;西藏传统建筑空间与宗教文化的意象关系[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4 牛婷婷;汪永平;;拉萨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发展概况[J];华中建筑;2010年12期

5 魏秀平;;藏传佛教经典理论之于现实的意义[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李姝睿;;藏传佛教戒律之管窥[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曾国庆;;论固始汗在青藏高原上的历史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8 赵长治;;达玛禁佛运动的根源探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根呷翁姆;;浅谈甘孜藏区的政教联盟制度[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次旦;;藏族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生命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江涛;;文化多样性传播及藏传佛教发展趋势讨论[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冬梅;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南杰多吉;吐蕃时期佛经目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霖;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与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乌达巴拉;《布顿佛教史》与《水晶鉴》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包桂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思想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曹培;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8 张子阳;《实相宝藏论》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9 张国亮;萨迦班智达及其因明境论思想管窥[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10 黄全毅;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0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0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